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时期历史人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时期历史人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锦衣卫的历史以及著名人物?
明初的军制比较简单,其基层单位是“卫”和“所”,每卫辖正规军士约5000人,其下设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京城的禁卫军所辖卫所为48处。
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决定改革禁卫军,建立了十二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其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一个顿号,基本上把锦衣卫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部门。负责执掌侍卫、展列仪仗和随同皇帝出巡的锦衣卫,基本上与传统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其中比较著名的为“大汉将军”。大汉将军在锦衣卫中自成一营,初期约有1500人,到明末,由于官僚机构的膨胀,大汉将军也一度增加到5000余人。至于“巡查缉捕”,则是锦衣卫区别于其他各朝禁卫军的特殊之处,也是它为什么能为人们牢牢记住的原因。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这是有名的锦衣卫。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其统领官称为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普通军士称为校尉、力士。校尉和力士在执行缉盗拿奸任务时,被称为“缇骑”(大家对这个名词一定很熟悉)。缇骑的数量,最少时为1000,最多时多达60000之众。锦衣卫官校一般从民间选拔孔武有力,无不良记录的良民入充,之后凭能力和资历逐级升迁。同时,锦衣卫的官职也允许世袭。锦衣卫的工作只限于侦察各种情报、处理皇帝交付的案件,但一旦适逢一个野心大、心肠狠的指挥使掌权,就会利用职务之便不遗余力地制造事端,既可以打击异己,也可以作为自己升迁的资本。明代北庭历史名人?
来济,扬州江都人,隋朝名将来护之子,其父因累立战功,官至左翊卫大将军,封荣国公。隋大业十四年时,其父与炀帝俱死于江都兵变,唯济年幼获免,流离艰险。笃志好学,能文章,善谈论,通晓时务,高中进士。贞观中,初置太子司议郎,迁中书舍人,与令狐德棻等同撰《晋书》。在朝为官时敢于直言议谏,深得唐太宗的赏识,唐高宗永徽六年,拜中书令,又兼太子詹事,南阳侯。因密表谏阻改立武氏,后被诬与褚遂良朋党有勾结,显庆二年,左贬为台州刺史,显庆五年(660年),再迁庭州,为庭州首任刺史。
来济到任庭州之后,首先修葺遭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破坏而萧条荒废的城镇,使之重新成为唐朝经营西域的重要基地;其次设置羁縻府州,将西突厥部落纳入到唐朝的统治体系之中。
龙朔二年(662年),突厥寇边,身为刺史的来济,谓其众曰:‘吾尝挂刑网,蒙赦性命,当以身塞责,特报国恩。’言毕,连铠甲都没有披挂就跨马上阵,与敌军展开英勇决战。在击败敌军多次冲锋后,他却因年长力薄,陷阵而亡,时年53岁。
历史上唐氏有什么名人?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的始祖是前凉凉州晋昌郡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自称“鲁国唐生”。
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桥里间一代。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
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唐寅不负父望,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庠读书。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因弘治十二年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时期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时期历史人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