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土木堡历史人数,明朝土木堡历史人数多少

kodinid 3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土木历史人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土木堡历史人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土木堡之变年号?
  2. 朱元璋8次北伐,朱棣5次北征,为何明朝还发生“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年号

土木堡之变是公元1449年9月1日。

土木堡之变一般指土木之变。土木之变,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9月1日)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时,朱祁镇因情报失灵兵败瓦剌的事变。很多人都觉得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入衰的转折点,因为战争中损失了20万的有生兵力

明朝土木堡历史人数,明朝土木堡历史人数多少-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明朝北方的边界上崛起了一支强大蒙古人部族,号称瓦刺。也先继承瓦刺王位后,同明朝就开始发生磨擦。明朝的王振,本来也想讨好也先,但由于贸易方面的磨擦,激化了双方本就不协调的关系,战争终于爆发了。   这一年,也先派了两千多人跟明朝做买卖,为了多得一点赏赐,也先谎报了贸易的人数。这件事给王振知道了,便说也先欺骗朝廷,单方面削了价,只给也先五分之二的钱,

土木之变

还下令礼部不给来贸易的人吃饭。也先本就找不到发兵的理由,现在终于有了口实。他立即发兵攻打山西大同,打得明朝的守军节节败退,紧急军情很快传到了北京。   明王朝本来已经派了驸马都尉井源率兵四万去增援大同了,但是王振却还想扩大这次冲突。他的家乡就在大同附近,只怕瓦剌人侵占了自己在家乡的田庄,又想趁这个机会,到家乡人面前抖威风,顺便建立奇功,巩固自己的地位,便竭力劝明英宗御驾亲征。   虽说这一年明英宗朱祁镇已经二十三岁了,但他依然像当年小王子时候一样,什么事都听王振这位“先生”的。要知道,英宗小的时候,就这位王振先生是他的朋友,他觉得他最信任的人就是这位王先生了。王振说要亲征,并说瓦刺人不堪一击,他立即信以为真,下令三天后立即出征。朝中官员听到圣旨,吓得在午门外跪了一大片,都说御驾亲征不是儿戏,三个月能不能准备好还成问题,要英宗收回成命。可是,这位似乎永远长不大的皇帝只信王振的,根本不管大臣们的建议,一意孤行地要按原来的命令行事。   七月十七日,明英宗和王振带着五十万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出发了。出发前只把北京交给弟弟朱祁钰留守,也不管敌情如何,也不商量作战方略,连后勤保障都没安排好,简直把亲征当作小孩子游戏一般。   当然,后果大家都知道了,英宗在土木堡被俘,王振被愤怒的部将锤杀,这就是“土木之变”

明朝土木堡历史人数,明朝土木堡历史人数多少-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元璋8次北伐,朱棣5次北征,为何明朝还发生“土木堡之变”?

这是胡人的生活习性决定的。他们逐水草而居,行无定所,走那儿那儿是家。斩草易,除根难。从始皇时,号称虎狼之师的秦军也只是把他们轰到了外蒙古。到了汉武帝时举全国之力,打了四十年胡虏,取得了400年的相对的和平,之后中国的道统彻底被颠覆,群魔乱舞,汉人蒙难,隋唐使华夏重新站立,由于唐宽容的政策,致使胡患再一次坐大,后,腥膻满中华,直到1368年,朱元璋横空出世才挽狂澜于既倒,建立大明,对蒙古进行彻底征剿,中土***几乎被猎杀殆尽,此后,朱棣七征漠北,三犁虏庭,也未能铲除边患。蒙古人个个是兵,作战能力强,且又是骑兵,机动灵活,抗击打能力强,战略纵深宽而广,战争成本又低,这些特点,所以就难以从根本解决边患。到了仁宗以后,蒙古势力死灰复燃,再也压灭不了,再加上政策上失误,因此,这就给土木堡惨败埋下了伏笔。再后来,就是谁也不愿看到的情况出现了,三十大军,只剩下不足五千人的队伍拖病带伤地跑了出来,皇帝被人家俘获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土木堡历史人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土木堡历史人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明朝土木堡历史人数,明朝土木堡历史人数多少-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明朝 土木 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