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安禄山之乱历史原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安禄山之乱历史原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安史之乱的原因?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 玄宗 末年至 代宗 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 安禄山 与 史思明 背叛 唐朝 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 安禄山 与 史思明 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1]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 天宝之乱 。
那么安史之乱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首先是唐朝时期,外战频繁,开疆拓土的行动在开国之后几乎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一点边塞诗的盛行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唐朝时大规模的开疆拓土一方面将外敌距于国门之外,确保了内地的和平,但另一方面也使国家军队极其庞大。
同时由于安史之乱前大量军队都是职业军人,多年持续的作战,对军队的封赏又难以跟上,导致军队的不满持续累积。
1、府兵制的基础均田制被逐渐破坏,土地兼并的问题突出。一方面,依附在均田之上的军户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这些军户连温饱都困难,根本无力自行负担作战的器械。唐玄宗登基后,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其中,就包括推行募兵制,选择职业军人充入到唐军队伍中。
从此以后,这些专职的职业士兵,长期接受固定的军事训练和统兵将帅控制,逐渐形成了密切的人身依附关系。
2、土地兼并严重,失去土地的农民四处逃散,从而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3、边防节度使权力过大,集财政、行政大权于一身,成为地方最强的势力。
4、唐玄宗虽然创建了“开元盛世”,但越来越***无度,重用佞臣,不理朝政,使得唐朝的政局越来越混乱。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矛盾,统治者内部的***,民族问题,以及中央和地方军阀的割据。唐玄宗晚年失去进取心,任用奸臣,过度信任安禄山,导致安禄山势力膨胀,趁机起兵。安禄山联合边疆民族,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攻打长安。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被冠以安史之名。[1]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经济上,唐朝所处的社会虽然达到空勤繁荣,由于是封建时期的经济发展,出现的土地兼并,也导致百姓过多的迁徙和流亡,唐朝唐玄宗盛宠杨贵妃,所以说当时的杨家可谓是一家独大,唐玄宗每天也是过着荒***烂的生活 。不仅加剧了社会矛盾,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阶级上,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这一把持就长达十九年的时间,可以说,在此人的在职期间,排斥异己,不可一世。由于奸臣当道,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加深了,其中,杨国忠和安禄山之间的争权夺利,也成为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如此的内外交错的情况先,君臣文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安禄山之乱历史原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安禄山之乱历史原因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