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政区浙江,明朝浙江行政区划

kodinid 3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政区浙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政区浙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元代浙江行政区划?
  2. 明末浙江的名称?
  3. 明朝广州叫什么?
  4. 为什么有人说浙江从宋朝开始就被踢出了“江南”?

元代浙江行政区划?

元代时浙江属江浙行中书省

江浙行省在元代出现,不过,那个时候的江浙行省,区划与现在的浙江省,完全是两回事。

明朝历史政区浙江,明朝浙江行政区划-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元朝的行省区划出现了很多问题,管理也非常粗犷。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在元朝行省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和改良。到了燕王朱棣在位时期,由于明朝有南北两个直隶,因此,形成了两京一十三省的区划格局。当时,浙江省的区划格局,基本上已经确定了。清朝确立自己统治以后,继续沿用行省区划。当时,闽浙总督负责管理浙江省和福建省。

明末浙江的名称?

明末浙江称越。明朝初期到明朝灭亡,明朝官方在文件中对浙江的简称一直是越。甚至在清朝乾隆时期,有的官员仍简称浙江为越。只是由于闽浙总督这一辖区的出现,清朝开始逐渐称呼浙江为浙。只不过这一时期,浙和越可以相互替代,二者并没有什么冲突的地方。

明朝广州叫什么?

明朝时广东省称为广东承宣布政使司。洪武九年(1376年)变更地方行政区划,将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诸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该称谓一直沿用至清朝。

明朝历史政区浙江,明朝浙江行政区划-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明朝将元朝的广州路改为广州府,下领一州:连州(领阳山县、连山县),十五县:南海县、番禺县、顺德县、东莞县、新安县、三水县、增城县、龙门县、香山县、新会县、新宁县、从化县、清远县、阳山县、连山县。明末广州府十三县(不加连州)人口大概40万。

清朝时期,连州升为直隶州(雍正五年(1727年)),再将花县划给了广州,于是广州府便领十四个县。

答:叫广州府。

明朝历史政区浙江,明朝浙江行政区划-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广州府,是一个历史行政区划,始设于明朝,结束于民国初年,是明清时期广东省设有的十大州府之一。广州府隶广肇罗道。至清朝光绪二十四年裁巡抚,寻复。三十一年,仍与粤海关监督、粮道同裁。布政、提学、提法、盐运四司,巡警、劝业二道,广州将军,满洲、汉军副都统,广东水师提督驻。

2、广州府始设于1368年(明洪武元年),辖1州15县,到了清代,广州府管辖14县,包括南海县、番禺县、顺德县、花县、东莞县、从化县、龙门县、新宁县、增城县、香山县、新会县、三水县、清远县、新安县共14县,范围包括今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广州府自明清设立以来,经济发达、商贸繁荣、文教鼎盛,一直处于广东省的领先地位,也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带和兴盛之地。

为什么有人说浙江从宋朝开始就被踢出了“江南”?

宋朝对地方行政区划改为“路”,直辖中央管理,至道三年划分15路,后改为18路,再改为23路。

江南地区被划为江南路管辖,包括江西全境与今天安徽南部的皖南地区,分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但不包括浙江。

浙江被划分到两浙路管辖,設11州、府管理,两浙路管理今天的浙江省和江苏省东南部地区。明朝后浙江作为省名开始,沿用至今。

谬论。大家都争着把自己划进“江南”这个圈里,是因为江南被赋予美好,让人向往之。如果仅以江南省去定义“江南”的话,江南也没什么值得留恋的。在我这个湖州人眼里,江南就是原苏州府、常州府、江宁府、镇江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杭州府。再扩大一点,加上扬州、绍兴、宁波、古徽州。江南水乡的核心在上海、常州、杭州连线而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基本上有代表性的江南古镇都在这个圈里。而目前最能体会江南印象的,在苏州、绍兴、徽州三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政区浙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政区浙江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浙江 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