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历史八下第十三笔记,初中历史隋炀帝

kodinid 3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历史八下第十三笔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朝历史八下第十三笔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隋唐13条好汉口诀?
  2. 单招第八大类历史知识点?
  3. 隋朝的“隋”来自随便的“随”?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呢?

隋唐13条好汉口诀

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盏灯,手中一对擂鼓瓮金锤谁也惹不起,为头一条好汉;

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是大隋朝的顶梁柱;

隋朝历史八下第十三笔记,初中历史隋炀帝-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是以后瓦岗山头号猛将;

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根熟铜棍,压盖武林;

第五杰:双镗无敌伍天锡,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英勇无比;

隋朝历史八下第十三笔记,初中历史隋炀帝-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单招第八大类历史知识点

1.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人类文明产生的原因和标志;五大文明发源地的代表性成就。 

隋朝历史八下第十三笔记,初中历史隋炀帝-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地跨三洲的奴隶制帝国。 

2.

从工场手工业到工业革命: 6.新航路开辟的动因、过程。 7.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8.欧洲启蒙运动。 9.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0.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 1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12.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标志、原因和影响。 13.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主要事件。 

3.

二十世纪上半期的战争与革命: 14.一战的时间、性质;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15.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意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准备、核心成就。 16.一战后二战前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主要***。 17.从原因、过程、结果等方面比较二战与一战的不同。 

历史知识点很多,单招第八大类的历史知识点主要包括古代中国史、近代中国史、世界史、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历史知识点需要掌握的细节和综合性比较高,需要经常实践和复习。
同时历史知识点的掌握也需要了解时代背景、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历史和发展的脉络。
延伸内容包括历史人物、历史文化、历史地域等相关知识,可以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参加课外活动等方式来巩固和扩大知识面。

隋朝的“隋”来自随便的“随”?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呢?

公元581年。3月4日,北周9岁的周静帝下招宣布禅让,把皇帝的位置让给了隋王杨坚。杨坚登基称帝,定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开启了大隋王朝

杨坚出身豪门世族,祖上出现了多位丞相、司马、太尉之类的***,到了他父亲这辈,也是北周的大将军,被封为隋国公。他父亲死后,杨坚继承了隋国公的爵位

根据《隋书》记载,杨坚出生时,紫气满堂,手上的掌纹组成了一个“王”字,曾经有神秘的高人,预言他必将得天下。在他年幼时,有一次他母亲抱他的时候,突然看见他“头上有角,身上有鳞”,大惊之下失手把他摔落在地上。传说如果没有这么一摔,杨坚早就当上皇帝了。

当然,这些事情的真***已经无从考证,但多半是统治者为了宣传造势而编撰的噱头。

杨坚在他女婿周宣帝在位期间,逐渐掌握了朝廷的大权。在女婿死后,逼迫年幼的小皇帝让位,夺取了政权

一个新的朝代的诞生,取国号也是有讲究的,一般都是根据下面几点来确定的。

如“晋王”司马炎、“唐国公”李渊,所创立的朝代国号分别为“晋”、“唐”。

杨坚世袭“隋国公”,后来又加封为“隋王”,成立时以隋为国号正常合理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他父亲杨忠受封的是“随国公”,杨坚继承爵位,因此他的国号根本就是“随”,而不是现在的“隋”。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杨坚继承父亲杨忠爵位时是“随国公”,但后来称帝时认为,前朝北周劫难多发,为了让“随”中的“走”字把前朝不吉祥的东西带走,所以把“随”去掉“走”改成了“隋”。

建立者,杨坚,为北周重臣杨忠之子。因杨忠曾被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爵位,建国时初定国号为“随”,后后因随有走的意思,便改为“隋”。

魏晋南北朝末期,北朝最后一个朝代是由鲜卑人建立的北周。公元578年,北周武帝死,其子周宣帝继位。奈何周宣帝是个昏庸暴君,大肆诛杀宗室大臣,引起满朝腥风血雨。

579年,宣帝传位于子,而自称"天元皇帝",号所居为"天台"。580年,宣帝病卒,时静帝还幼,郑译、刘等大臣遂引重臣杨忠之子杨坚入宫辅政。 杨坚,原籍为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其父杨忠为府兵十二大将军之一,是周朝开国重臣,被封为"随国公"。天和三年(568年)杨忠死后,杨坚承袭父爵。他有“身在帝王边,如同伴虎眠”感受,本来宇文邕对杨坚就有疑心,之后宇文宪进谗言,加重了皇帝的疑心。

周静帝即位,杨坚自为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大权在握。但由于杨坚当政引起包括皇帝在内部分朝廷贵族不满,群起叛乱,但在杨坚的经营下,叛乱很快平复。此时,杨坚已篡夺了北周大权。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杨坚逼迫北周静帝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都长安。因杨坚由继承父亲杨忠的随国公起家,其家族曾被北魏赐姓普六茹,进封随王,故把自己新王朝的国号定为随,他又认为随字有走字旁,与走同义,不太吉利,便改随为隋。

其后,南渡长江,消灭陈朝,安抚岭南,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中国再次大一统

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文治武功,除成功地统一了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外,还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开科举制先河。同时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创立五省六部制,此为唐三省六部制的雏形。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简化统一地方行政,实行州县二级制。 文帝在位期间,隋朝开皇年间[_a***_]辽阔,多民族融合。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颠峰时期。杨坚被评为影响人类历史100名人之一。为盛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家之言,不喜勿喷,若有高见,评论区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历史八下第十三笔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历史八下第十三笔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杨忠 北周 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