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甘肃冯氏家族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甘肃冯氏家族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时有什么诸侯国?
大明韩藩国,为明朝在西北分封的藩国,始祖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子朱松。韩宪王朱松像韩宪王朱松(1380年6月26日—1407年11月19日),明太祖朱元璋庶二十子,母周妃,与岷庄王朱楩同母,王妃冯氏。朱松为人为人谨慎,英敏聪颖,通晓古今,无大功大过。朱松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韩王,但他尚未就藩,就在永乐五年(1407年)去世,享年仅28岁。
韩恭王朱冲(火+或)(13***—1440),韩宪王朱松嫡一子,明仁宗朱高炽堂弟。永乐九年(1411年)袭封韩王,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就藩甘肃平凉府,正统五年(1440年)去世。
韩王家族以“冲范征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20字为派语。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陷平凉,末代韩王朱覃(火+脊)被俘,韩藩家族消亡。
是北魏灭掉前秦吗?
前秦不是北魏灭的,是被后秦灭的。
前秦的建立者是氐族,氐族本来就是一个人数很少的民族,而苻坚又将这些本来人数上就处于劣势的氐族人分散到了全国各地,使得他在一段时间内根本无法集结到这些帝国的中坚力量。
苻坚的前秦由于建立时间不长,民族同化政策实施时间短暂,根本就没有有效地融合鲜卑和羌族这些曾经的敌对民族,结果是这些敌对民族对于前秦都还是满怀敌意和愤恨。
另外鲜卑和羌族中有很多贵族在前秦政权中身居要职,甚至掌握兵权,他们一直都没有放弃重新立国的野心,苻坚淝水战败使得前秦中央在一段时间内力量减弱,而苻坚又无法迅速集结到足够强大的力量去维护中央的权威,这就使得前秦中央在一段时间内对全国失去了控制力,而这正好给了前秦国内那一批手握重兵的异族野心家以实现其立国抱负的机会。
钱公元前221年,秦国动用百万大军,相继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国家,结束了500余年的诸侯割据,建立起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很多人都认为是北魏强大灭掉了前秦,其实不然,秦国灭亡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并没有发生屠城,此次灭六国之秦朝的统一战争由于太快太温和,很多秦国当年的对立敌人、士兵还没有得到彻底清理,仍然存活于世上,国仇家恨,这部分人肯定会造反的。
二、秦法严苛,秦始皇过世太早。
严苛的秦法对于没有法制基础和法制基础薄弱的六国人民冲击很大,一大批习惯原六国生活状态的人很难适应秦法。秦始皇在世时,威权极盛,大家敢怒不敢言,待到始皇去世后,此时秦国本应宽刑缓政,却来了个更加弱智残暴的秦二世,于是大家纷纷揭竿而起,反抗秦朝。
三、百万大军驻扎各地,国内空虚。
秦国在一统六国之后,并没有停下征服的脚步,而是北击匈奴,南服百越,修筑长城等各项设施,占用了大量的民力军力,以至于国内空虚,无可占之兵。
因此,前秦真正灭亡主要原因,基于上面原因造成。
和珅当年的升迁之路是怎样的?
和珅最早被自己的老丈人英廉看中,当时英廉官至刑部尚书。他经常在和珅上学的地方溜达找上门女婿,用题考了和珅和珅对答如流后看中和珅,1768年18岁的和珅成了刑部尚书的女婿,20岁时和珅承袭了世职被调入銮仪卫充当侍卫有了接触乾隆皇帝的机会,因为长相出众口齿伶俐也有才华获得了乾隆喜爱被皇帝选在身边听从使唤,26岁时和珅当上了军机大臣(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没多久当上了内务府总管(相当于现在的***院办公厅主任),28岁当上了户部尚书(等同于现在的财政部长)御前大臣(相当于现在的***院副总理)理藩院的尚书(等同于现在的名族事务部部长和外交部长)29岁当上了兵部尚书(等同于现在三军司令)32岁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部长),很多职务都是同时在任。由此可见他的职位与升迁的速度不是一般的快。有次可见和珅肯定是有才华的,同时情商很高揣摩圣意手段厉害。如果没有才华怎么可能同时兼任这么多职位,如果情商不高作为明君的乾隆怎么会这么厚爱和珅。你品,你细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甘肃冯氏家族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甘肃冯氏家族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