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李亨历史功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李亨历史功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郭子仪的功绩有多高?
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七朝,是名副其实的七朝元老。他数次在危难中挽救***江山,戎马一生、功高盖世却不被皇帝疑忌,能长保荣华富贵,被封为汾阳郡王,担任宰相长达二十四年。他的福泽还荫及子孙,七子八婿都是达官贵人,孙女还成了皇太后,满床笏这一典故就反映了郭家权贵一堂的盛况。他不但在唐代勋名卓著,名声还流传后世,历代都被尊奉祭祀,堪称千古第一臣。
郭子仪是典型的大器晚成型的人物。他早年参加武举,成绩优秀,由此进入军队服役,并按照资历慢慢升迁。在58岁之前,郭子仪的经历是乏善可陈的,如果这样下去的话,他在历史上将是默默无闻的。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给了郭子仪特殊的机遇,让他有了大展身手的舞台。安禄山起兵后,唐玄宗调年近花甲的郭子仪率西北边防军朔方军参与平定叛乱。郭子仪和另一名将李光弼互相配合,多次击败安史叛军。757年,郭子仪率朔方军在回纥军的配合下,先后收复京城长安、东都洛阳,长安的老百姓欢呼: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再见到官军。郭子仪入朝,肃宗命人在灞上迎接,并夸奖他对国家实在有再造之功。
唐代宗李俶的一生?
首先说明一下,唐代宗是李豫不是李俶。
唐代宗李豫在宝应元年(762年)登基大历十四年(779)病逝年终五十四岁。他的一生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奋战,不仅在消除余党有为,不仅在巩固帝位做到乱后求治,他的一生也是多情的一生,并且淋漓尽致。
唐代宗李豫一直都是宽容仁爱孝顺让世人记住,祖父,父亲,舅父等还在的时候就一直恭敬孝顺,他们去世后也是一生在怀念,是一个亲情之上之人。上元末年张皇后和李辅国狼狈为奸,把父亲唐肃宗李亨气的病情突然加重,唐代宗李豫当时很难过,暗自流泪,非常同情自己的父亲,但是只能节哀,李豫自己因为太难过也生病了。当时唐代宗李豫的处境是非常艰难的,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张氏虎视眈眈,前途可以说是一片渺茫的,但是他还是不顾自身的安危每天都来回奔波一边照顾年迈的祖父一边照顾重病的父亲,亲自熬药,不敢懈怠。
大历三年二月,唐代宗封孤独氏为贵妃,独宠她一人,与孤独氏生了韩王李迥和华阳公主,华阳公主特别的聪明,总能让父亲李豫开心,因此李豫也特别偏爱她。但是大历九年华阳公主生病去世,唐代宗悲痛不已,过了一年心爱的孤独氏也生病去世,唐代宗短时间内失去了两个重要的人,是非常沉重的打击,追封孤独氏为皇后,一直不把孤独氏下葬,过了三年才将她葬于庄陵。
1、李豫于开元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727年1月9日)生于东都洛阳的上阳宫,是唐肃宗李亨长子,母为章敬皇太后吴氏。初名李俶,十五岁时封广平郡王。
2、李豫为人仁孝温恭,最初以皇孙身份受封广平王。安史之乱时随父前往灵武,肃宗称帝后,被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作为名义上的唐军统帅,先后收复长安、洛阳,相继进封楚王、成王。乾元元年,被册立为皇太子。宝应元年,李豫被宦官李辅国等拥立为帝,并于同年平定安史之乱。
唐代宗李俶,后改名李豫,他便是唐明皇李隆基最宠爱的皇长孙,无能昏庸胆小怕事的皇太子李亨的长子,那个文治武功都不输于李家祖辈的唐朝中兴之帝王,天下女子都想嫁的广平王,也是后来的楚王太子。
李俶是幸福的,生长在唐帝国最为鼎盛的***盛世,从小看尽长安繁华万里,看到人民安居乐业百姓叩谢***的情景,因此自小李俶便有了要延续这盛世***尊荣的决心,他饱读诗书,偏爱政治,自小成为最受宠爱的皇孙,他也做的十分出色,可他也是不幸的,面对帝国即将到来的危难,他敏感的政治眼光早早便察觉到了,安禄山的不臣之心,边疆将领的手握重兵,皇爷爷李隆基的沉迷女色,都让李俶感到痛心,他想改变一切,却又无力回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李亨历史功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李亨历史功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