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真实明朝服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真实明朝服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代的衣服?
明朝服饰是指明朝时的衣饰。明朝服饰继承了宋元两代的式样,但亦有一定程度的胡化和演变,例如明代流行的曳撒就是继承于元代蒙古人的腰线袄。
中后期更出现了前代未见的形制款式如立领,以及于一件衣服的显眼处大量使用金属钮扣。至清朝期间逐渐被禁止,但仍有少数款式和特征流传至今。
明朝军装是什么样子的?普通卫所兵?
明军的标准军装是“鸳鸯战袄”。
这是朱元璋的时代制定的规矩:洪武二十一年,定旗手卫军士、力士俱红袢袄。凡袢袄,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二十六年令骑士服对襟衣,便于乘马也。
这就是明朝标准军装的描述…但是很遗憾,这种标准军装由于其阶级低,且更偏向于实用化,所以并未有当时的标准图册(像大明会典里面有各种高级服饰的图案,但鸳鸯战袄显然上不了这种台面),以及实物流传下来(相当于现代的作训服,磨损很大,也不会有人特意保养和收藏)…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外面红色(明朝官方主色调),里面不同颜色(大概率是布料本色,因为两种颜色,故名“鸳鸯”),窄袖口,长度达到膝盖的袄子…
另外,后来锦衣卫因为礼仪等原因主要普及的是拽撒(就是看起来下装很像百褶裙的那种),算是唯二的制式军装…毕竟锦衣卫其实说到底,还是明朝军队编制内的。
但这里要特别注意!拽撒不等于飞鱼服!拽撒不是飞鱼服!飞鱼服是高档赐服,类似于现代军队都有礼服,但将军级别的礼服显然和小兵的礼服不一样…况且飞鱼服这种“礼服”,也不仅仅是锦衣卫在用,甚至孔家都获赐过飞鱼服…严格来说,飞鱼服也不是军装…
再回到鸳鸯战袄,当时的鸳鸯战袄,既是作训服,又是军常服,还是作战服装…
算是全能型军装,不过除了上述描述当中的骑兵会用对开襟样式(即像现代衣服一样开襟在中间,而不是“古代”常见的侧开襟样式)之外,还可能根据南北差异有厚薄等细节差异…
但在作战的时候,一般不会光穿个袍子…明军披甲率很高的(至于说后期的质量,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在作战的时候,鸳鸯战袄也会搭配不同的盔甲…
这张复原图应该算是比较准确的。其中1是战袄外穿,内着文山甲的军士形象,这通常是高级军官,或者皇帝近身侍卫“大汉将军”的形象;2是内着战袄,外罩链甲,应该是边军骑兵形象;3区域,前面是外罩棉甲的边***枪兵(也有可能是火枪骑兵),后面是最低级的外罩罩甲杂兵(罩甲就相当于是一种马褂样式的棉甲,简化版,不但是内地卫所最普遍的装备,甚至也是锦衣卫小兵的真正装备,这一点大明风华里面还原得还可以,不过里面的锦衣卫是拽撒配罩甲)…
明代服饰风格特点及形成原因?
与传统汉服相比,明朝服饰的最大特点便是衣裙比例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逐渐拉长上装,缩短露裙的长度。此外,明朝的服饰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书生多穿直裰或曳撒,戴巾;平民则穿短衣,戴小帽或网巾。
官员服饰:我们最常见的明朝官员服饰便是常服,也就是官员平日里办公所穿的衣服,其特点是:头戴乌纱帽,身穿团领衫,腰间束带。而这个团领衫最大的特点便是胸前和背后的补子,也就是一块绣着不同图案的方形绸料,文官用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在颜色方面,明朝因皇帝姓朱,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故而明朝公服不再使用自南北朝以来常见的紫色,转而以朱色为贵。除了日常穿的常服之外,官员还有朝服、公服、祭服和赐服等传统服装,除了明朝特有的麒麟服之外,其他各类服饰基本遵循了传统汉服的特点。
男子服饰:明朝士人的穿着以“长衫”为主,最常见的便是圆领大袖衫、头戴四方平定巾,这种服饰同样有着详细的制度,“生员衫,用玉色布绢为之,宽袖皂缘,皂条软巾垂带。凡举人监者,不变所服”。除了圆领大袖衫之外,明朝士人平时还喜欢穿着道袍、直身和直裰等交领袍服。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颜色方面主要以褐色为主,为的便是和官员服饰相区分。
妇女服饰:明朝妇女的服装同样极为丰富,贵族妇女通常有衫、袄、霞帔、褙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则与唐代相仿,主要以右衽为主,而霞帔、背子、比甲则为对襟,左右两侧开衩。成年妇女的服饰,则随着家境和身份变化,也有着不同的形制,命妇则有朝廷赏赐的极为华贵的礼服。普通妇女的着装便比较朴实了,主要有襦裙、背子、袄衫云肩及袍服等,其中背子又分宽袖背子和窄袖背子之分,宽袖背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窄袖背子,则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真实明朝服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真实明朝服装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