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细说明朝34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历史细说明朝34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嘉靖三十四年是公元哪一年?
公元1555年。大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在嘉靖皇帝朱厚熜在位的第34年,发生了极其诡异的一幕——七十余名倭寇躲过了明朝军队的层层阻击,直逼陪都南京城下。
答:一五五五年,
明朝嘉靖元年是公元一五二二年,所以嘉靖三十四年是一五五五,但因古时实行的是农历用天干地支纪年的,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对应的公元年月日,为公元一五五六年二月二号。
明朝34个开国功臣,被朱元璋杀了30个,剩下四人结局如何?
明初朱元璋陆续册封有功之臣,主要集中在洪武3年和洪武12年,按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史书详细有载的有150位,其中公爵25位,侯爵79位,伯爵12位,子爵11位,男爵23位。这里面有部分是死后获封或进封的,以公爵为例,大家印象中开国公爵只有6位,是的,但算上之前封的鄂国公常遇春,进封的信国公汤和、傅友德,因各种原因死后获封的,比如越国公胡大海、蔡国公张德胜等,共25位公爵,其它等级的爵位亦如此,所以开国功臣34位之说并不准确。
常遇春,功臣里受封最早,但也死的最早,受封仅3年后就死在了行军的路上。
这么多功臣,死在朱元璋前面的,比如常遇春、邓愈,刘伯温等,这些都不算,只有在朱元璋死后还活着的,才算是躲过了老朱的屠刀,不过人数真的很少,侯爵里面有3位,分别是长兴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越巂侯俞渊。耿炳文父子早年都跟随朱元璋闹革命,父亲耿君用早年战死,洪武3年耿炳文获封长兴侯,一直在外镇守边关,朱元璋去世前调往辽东,永乐元年被朱棣逼死;武定侯郭英是洪武17年才获封武定侯,他姐姐是朱元璋的宁妃,建文帝时期奉命讨伐朱棣,结果可想而知;越巂侯俞渊,濠州人,他的父亲兄弟都是公爵侯爵,所以因家族功耀在洪武25年封了个越巂侯,也是建文帝时期奉命讨伐朱棣,结果同上,所以这3位硕果仅存的开国功臣,躲过了朱元璋没躲过朱棣。
汤和,奉中庸之道,终获较好结局。
当然了,还有2位虽然死在朱元璋前面,但距离朱元璋死的时间很近,基本上算是善终了。一位是信国公汤和,洪武3年封为中山侯,后因功在洪武11年进封为信国公,此人不结党谋私、非常低调守规矩、到了年纪就告老还乡,最后平稳落地,安度晚年,死于洪武28年,照这个态势,晚年基本无事;另一位是凤翔侯张龙,他死于洪武30年,在朱元璋前1年死了,也算是善终,他的儿子张麟是朱元璋的驸马,继承了爵位没几年,也没躲过朱棣的清算。
图为大夏明玉珍陵墓。
此外,还有位特殊人物,叫***,他没有为朱元璋打天下,不算功臣,但由于身份特殊也被封了侯,最后是自然死亡,是躲过朱元璋、朱棣两朝唯一有爵位的人。元末在重庆有个大夏国,由明玉珍建立,他儿子***就是大夏国的末代皇帝,朱元璋统一全国时,大夏国是被劝降的,所以没有杀***,封为归义侯。因为***当过皇帝,朱元璋肃清功臣时,怕他被利用,于是把***发配到高丽,后来在高丽娶妻生子,朝鲜李成桂时期才去世。
明朝三大开国功臣是哪三个人?他们都有着怎样的经历?
明朝三大开国功臣分别是两位猛将一位谋臣徐达、常遇春和刘伯温,他们为朱元璋扫平群雄、建立两百余年大明江山立下不可磨灭的赫赫战功,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他们都有着自己传奇而精彩壮丽又风光显赫的一生。
1、徐达——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魏国公徐达(洪武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长子辉祖嗣爵。成祖削爵幽之私第。永乐五年卒。)
注:看似善终,但有赐蒸鹅,病疽毒发死之说。
2、常遇春——太保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鄂国公常遇春(拔开平,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太祖闻之,大震悼。丧至龙江,亲出奠,命礼官议天子为大臣发哀礼。议上,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制曰“可”。赐葬钟山原,给明器九十事纳墓中。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二。长子茂以遇春功,封郑国公,后因过而安置茂于龙州,洪武二十四年卒。)
注:暴病薨,儿子跑不了。
3、李文忠——大都督府左都督同知军国事兼领国子监事曹国公李文忠(洪武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帝疑中毒之,贬中爵,放其家属于建昌卫,诸医并妻子皆斩。亲为文致祭,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三。父贞前卒,赠陇西王,谥恭献。长子景隆袭爵,至永乐末乃卒。)
注:毒死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认为明朝的三大开国功臣应该是两位谋士一位统帅,他们分别是李善长,刘伯温,徐达,类似于刘邦时的萧何,张良,韩信,李善长时朱元璋前期请的先生,在前期掌握郭子兴的部队和对元朝的作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刘伯温到了后,李善长主要负责后勤调度,政务处理,而刘伯温呢,类似张良,主要给朱元璋出谋划策,对朱元璋,灭陈友谅,剿张士诚,北伐元朝,以及进帝位,对明初的制度都有卓越的贡献,而徐达类似韩信,有勇有谋,运筹帷幄,南征北战,灭了元朝,可谓时功不可没,功臣之首名副其实,所以我认为这三人为开国的三大功臣,我的回答完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明代初年,三大开国功臣,可以称之为“明初三杰”分别是李善长,徐达,刘基。
1 李善长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安徽定远人,是朱元璋的丞相,后被封为宣国公,地位好比汉朝初年的萧何。跟随朱元璋,出谋划策,筹集粮草,训练士兵,巩固根据地的建设。帮助朱元璋招贤纳士,选用人才,制定官职和礼仪。参与编纂了《元史》,《太祖训录》等典籍。李善长画像
2 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安徽凤阳人,和朱元璋是同乡。明朝初年开国第一大将,南征北战,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主要的军事成就:击败陈友谅和张士诚,率军北伐,攻陷大都(北京),扫除北元残余势力。戎马一生,谨小慎微,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喜爱,被封为魏国公。
3刘基
刘基(1311年-1375年),福建青田人,朱元璋麾下第一谋士,半人半仙的人物,明朝版的诸葛亮,犹如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中过元朝的进士,开国元勋当中少有的高学历,大知识分子,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尤其擅长诗文,明初著名的文学家。制定了建国谋略,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妥妥的诸葛孔明在世。被封为诚意伯。
明朝万历皇帝为什么向缅甸割让[_a***_]?
我认为是他觉得那片地方离中原很远,无利用价值,也犯不着和蛮夷小国争夺那一小片领土,割让给小国反倒体现了天朝上国的伟大与大度,割让给缅甸也有利于与外邦处理好关系,长久的保持和平,有利于稳固边界。
回答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为了让看官们有直观印象,我们把名将戚继光的战斗历程与缅甸的膨胀过程作个对比就清楚了。需注意,戚继光从来没有与缅甸开战,因为他早已应接不暇。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
时年,戚继光与倭寇战于台州,大获全胜,全歼了入侵倭人,之后几年间,戚家军都在与倭人战斗。此时,缅甸的东吁王朝刚刚统一全缅,并攻占了臣属明朝的阿瓦王朝,云南边境告急。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
时年,戚继光调任神机营副将,负责拱卫首都,对付北蛮之兵,直至万历年间一直镇守蓟门。此时,云南边境虽然屡屡告急,但是仍然在明王朝的掌握之中,只是周边臣属的小邦,纷纷独立或被占领。
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
时年,北蛮炒花攻古北口,总兵官汤克宽战死,戚继光率兵击退侵略者。此时,缅军大举进攻云南,已经控制边境许多地区,明朝前线指挥出现严重问题。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
明朝首辅张居正去世,戚继光因为跟张居正关系不错,被发配广东,三年后被罢职。此时,缅军已经虽然多 次突破云南边防,但都被有效反击,双方各有胜负。
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
免职的戚继光气病交加中去世。此时,蛮莫安抚使思顺叛投东吁王朝,孟养也暗中依附缅甸,明王朝的边境始现裂缝。但是,直到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明朝军队才真正丧失与缅军作战的能力。准确来说,是明朝皇帝没钱折腾了。
从这个历程可以看出,明王朝先是抗倭,再是平北,后是击缅,连续打了几十年的仗,就算是库房再厚实,也没什么经济实力了。打不了怎么办,汉唐是送美女,两宋是送银子加土地,明朝没钱又舍不得美女,只好割地求和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细说明朝34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细说明朝34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