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改变明朝历史的女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改变明朝历史的女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最后一个女将?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贞素,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忠州直隶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末著名女将。
父秦葵,明朝贡生出身,习阵法。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嫁石砫女土司覃氏之子马千乘为妻,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至播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马千乘袭石砫宣抚使领三千兵,秦良玉令率兵五百,参与播州之役平定杨应龙等叛乱,连破金筑等七寨,生擒叛将杨朝栋,平定播州之乱,战功列为第一。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八月,马千乘因开矿事得罪太监邱乘云,其后,马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监狱,秦良玉代领石砫宣抚使,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万历43年至崇祯2年任四川石砫掌印宣抚使。
万历四十七年(1620年),满清侵犯辽东,秦良玉奉朝廷征调,带兄邦屏、弟民屏、儿马祥麟以精兵三千驰援辽东,秦邦屏于浑河之战中战死,但在白杆兵之死守苦战下,保住榆关(今河北山海关),遏阻攻势。
泰昌1年至天启1年三品服,天启1年二品服、诰命夫人,天启2年署都督佥事、石砫司总兵官。
天启三年(1623年),奢安之乱末,平定全川。天启四年(1624年),弟秦民屏遭安邦彦追击而亡。
崇祯三年(1630年),后金军入塞,入北京德胜门,秦良玉自蜀中入援京师。崇祯七年(1634年) 张献忠入川,秦良玉与子马祥麟前后夹击,于夔州(奉节)败之,张献忠退走湖广。
崇祯十三年(1640年),在巫山和夔州重创罗汝才军。崇祯时,以功加太子太保,封忠贞侯。
清顺治五年、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五月二十一日,薨于大都督府玉音楼,葬于石砫东龙河北岸的回龙山(今石柱县大河乡鸭桩村)。谥号“忠贞”。有子马祥麟。
明清两代著名女性人物合称?
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八位均为歌妓才女,十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即今中国科举博物馆),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著名的有旧院、珠市。
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个南曲名伎,故又称“金陵八艳”。
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记载为: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台湾郑经生在《董小宛之谜》一文中则将马湘兰换成郑妥娘。王德恒、陈予一合著的《顺治与鄂妃》一书变动较大,它加上了李十娘、龚之路、黄艳秋三人,去掉了马湘兰、寇白门、卞玉京。
《板桥杂记》的作者余澹心与“秦淮八艳”是同时代人,又久居金陵,为秦淮河上的常客,看来所言不谬。此外清末叶衍兰刻的《秦淮八艳图咏》、现存于董小宛与冒辟疆故居如皋水绘园中的“金陵八艳”说明,以及刘培林、张德义合著的长篇小说《秦淮名伎董小宛》中所列“秦淮八艳”之名,也与《板桥杂记》相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改变明朝历史的女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改变明朝历史的女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