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唐朝历史问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关于唐朝历史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真实历史档案?
唐朝(618年—907年 ),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与当时***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建国前,唐朝历史档案陆续有所发现,尤其是敦煌石窟遗书和吐鲁番文书对于隋唐时期档案内容及其形式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敦煌遗书,是指敦煌藏经洞等处发现的经卷和文书等文献材料。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五月发现于千佛洞等288号窟(藏经洞),总计约四万余件。
自公元1907年起,先后被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人鄂登堡等大量劫往国外。以唐人写本为主,间有刻本。除汉文外,尚有文、藏文抄本。吐鲁番文书(包括西晋及唐代档案)出土于新疆吐鲁番东南的阿斯塔纳和哈拉和卓附近的古基群。
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俄国人科兹洛夫、德国人勒柯克、日本人桔瑞超等曾对该地墓群进行过盗掘。1959年以来,新疆***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又在该地区发掘了西晋至唐代中叶墓葬近400座。清理出西晋初年至唐大历年间各种文书数千件。
其中年代最早的为西晋泰始九年(公元273年)(木简),最晚的是唐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但大多残损不全,内容包括有户籍、手实、记账、受田帐、欠田帐、退田帐、收支文簿、收支历、授官、授勋的告身、审理案件的辨词和录案,租佃、买卖、雇用的契约以及私人的信札等,涉及当地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对该地区及唐代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为什么唐朝既是盛世朝代又被人说是最多灾多难的混乱的朝代?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历史。
历朝历代包括民国时代,地主阶级占优势,所以历史都是民不聊生,政治***。盛世只是相对的,按照现代的标准历史上是没有盛世的。
唐朝在历史上被人称赞,原因有以下几点:
2.唐朝民族政策比较好。汉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占优势,但汉族和少数民族不像之前和之后的元明清那么对立。既没有汉族欺压少数民族同胞,也没有少数民族压迫汉族人民。民族的大融合和团结,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因素之一;
唐代后期和其他朝代(包括民国时代)一样,对内***,对外无能。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时期的唐朝被称为唐帝国时期,那个时候文明昌盛、国家繁荣。周边国家日本新罗争相向唐朝派遣交流使者和留学生 学习唐朝先进的官僚体制和经济文化等方面。那个时候的唐朝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周边国家。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唐代是一个礼仪大邦。为什么后来就不行了呢?这个还是要追溯到唐玄宗时期,当时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和韦皇后她俩为了争夺皇帝的位置,纷纷提拔自己的亲信在朝廷中担任重要官职。可以想到这些人很难有什么真才实学,大多数都是国家的蛀虫。后来玄宗除掉了太平公主和韦氏集团,开始了自己的治国之路。
前期的玄宗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皇帝,他励精图治。重用姚重、宋璟、张九龄一批人担任丞相。这些人是一批闲相,帮助玄宗节省国家的财政开支。他们懂得节流却不明白如何开源,玄宗皇帝因为宫廷个方便开支巨大,身边也聚集了一批敛财之臣。起初,唐玄宗能处理好这两批人之间的关系,后来国家的财政变得困难,皇帝最终倒向了敛财之臣。
再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唐玄宗走了下坡路,他宠爱杨玉环,重用杨国忠李林甫为等人,最后落到马嵬坡之乱的地步。他还错在设置了节度使这个地方上集军权财权行政权与一身的大官吏,也就相当于在地方上多了很多有权有势的“诸侯”,地方节度使的权利越大,中央***就越危险。最终,安史之乱让这个盛唐帝国走向衰败。他前期雄才大略,后期碌碌无为。自他之后,国家的财政越发困难,玄宗的子孙还能干些什么呢?玄宗留下的朝廷困难重重,玄宗在想有什么建树,也非常困难了。他们畏惧那些已经强大起来的节度使们。自此之后,唐帝国再也无法振兴起来。最后五胡乱华藩镇割据,受害的只是贫困的老百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唐朝历史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唐朝历史问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