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王守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王守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王守仁是哪个朝代的,有什么事迹?
王守仁(1472-1529),明朝人,字伯安,号阳明子,历史上有名的王阳明就是他。他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杰出人物,文武双全。其文,作为心学的创始人,和孔子、孟子、朱熹并列;其武,江西剿匪,平宁王叛乱。
历史上有一个很有名的成语故事,就是“守仁格竹”。就在他十七岁的时候,在和他的未婚妻成亲的那一天,他突然消失了。大家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他的人。原来是因为他在闲逛的时候偶然见到了一个道士在那里一直静心打坐,他向道士请教自己迷惑的问题。道士给他讲了一回养生术之后,他就和道士一起打坐了。直到第二天他的岳父才将他找回去。他十八岁的时候,和妻子一起回老家,去守仁拜见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的学问,王阳明非常喜欢。后来他把朱熹的著作都读了一遍以后,开始思考朱熹的学说。后来为了印证朱熹的“格物致知”,他开始下定决心研究竹子,他“格”了整整三天的竹子,什么也没有发现,因为这自己病倒了。之后他就对“格物”的学说产生怀疑,这就是成语的来历。
历史上是怎样评价王守仁的?
王守仁 字伯安,号阳明,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及教育家其创心学,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信于一身,成就冠绝于明一代,***众多也称姚江学派。
王守仁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是成化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凡成大事者,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王守仁也一样不能逃避掉,从小受尽磨难,王守仁在5岁时还不会说话,可把家人急坏了,但是他聪明,从小能默记祖父读过的书,他的祖父据《论语卫灵公》中,知己之,人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守人,说也奇怪,改名后就会开口说话的,他从小想法就不一样,认为科举并非天下第一等要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人。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使他与孔,孟,朱这些圣贤齐名,流传百世。
据传王守仁在结婚时闹了一个笑话,是什么呢?说是结婚的日子到了,准备结婚时才发现少了一个关键人物-新郎,他又干什么去了?原来这位仁兄在结婚时出来闲逛,看见一个道观就进去和道士聊天,越聊越起劲,就开始学道士打坐,这一坐就是一天,直到第2天家人才在道观中找到他,大家都非常激动,而这位仁兄却说找***啥,不过最后还是结婚了。在朝廷时因得罪大太监刘瑾,贬到贵州龙场当龙场驿站驿丞,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悟性,悟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间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王守仁不仅是一位心学***,还是一位军事呀,主要成就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宁王叛乱。宁王叛乱时,王守兰正准备前往福建平定那里的叛乱,到江西吉安时收到消息,宁王叛乱,但王守仁当时手里没有兵,怎么去阻止宁王,王守仁组织当地民兵,但民兵终究是民兵,不可能和宁王对抗,王守仁的军事天才就发挥了出来,他认为宁王出兵北上,自己的大本营肯定没兵把守,就去打宁王的大本营,宁王果然回防,王守仁的兵是民兵,肯定没法与宁王硬碰硬,王守仁用计在水上与宁王决战,用火攻的方法来打宁王,宁王大败,仅用43天,王守仁平定了宁王叛乱,而且用民兵对宁的正规军,不得不说王守仁是军事天才。 但王守仁的主要成就还是文学方面,他的知行合一至今为我们所学习,据说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心学的传人,所以他的文学方面还是高于军事方面,主要因为是志在文而不在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王守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王守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