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朱慈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朱慈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崇祯皇帝死后明朝还有流亡***吗?
还有流亡***。
南明(1644年—1662年或1683年)是明朝京师顺天府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权,历经四帝一监国。
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清军入主中原,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还据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抵抗清兵,包括弘光***、鲁王监国、隆武***、绍武***、永历***及明郑时期。
崇祯帝殉国后,福王朱由崧监国于南京,后即皇帝位,改元弘光。不久南京陷落,弘光帝被俘。1645年闰六月,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于福州称帝,改元隆武。隆武帝在大臣黄道周的主持下发动了短暂的北伐,同时还***取联寇抗清政策,但随着郑芝龙降清,局势恶化,隆武帝被俘后绝食而亡,清军迅速占领东南大部。
在局势危机的情况下大西军余部和明朝官僚联合起来,在西南地区拥护桂王朱由榔为帝,改元永历。但是随着三王内讧和清军的加大进攻,明军滇黔防线被清军迅速击破。1661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缅王莽白将永历帝执送清军。次年四月,永历帝与太子朱慈煊在昆明被吴三桂所弑,明统始亡。
此后郑成功仍奉大明正朔,东征收复台湾,作为抗清基地,建立明郑王朝,明郑***继续沿用永历年号,但未再拥立明朝宗室称帝或监国。1683年清军***,延平王郑克塽降清,宁靖王朱术桂***殉国,明朔始亡。
民族主义者会如何看待南明灭亡前后的种种反清复明的努力?
明在李自成攻战北京城,崇祯煤山***后,确实在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出现过反清复明的活动,它们是在面对外族入侵时,表现出的抗清行为。
中华民族历来是不屈服于外族的压迫,在面对清兵入侵,本来以推翻明朝统治的李自成余部与张献忠余部,同明朝旧部又达成共识,共同打击清兵,光复大明,只可惜他们因选哪位为南明皇帝而内乱,导致失败。
明朝遗民也反对清朝统治,小说《桃花扇》中,一个江南名妓李香君都有“宁为明朝鬼”的气节。民间有自发的反清复明活动,因历史规律,无法改变。
如果整个南明史是一部横店电视剧的话,那么这个神剧的编剧一定是个满族人。
最让我动容的是郝摇旗,出生年月日不详,李自成死后随闯部余部归降南明,隆武赐名永忠。永历十一年,孙可望降清,南明朝廷迁往缅甸边境,局势已不可为,在这种情况下,郝摇旗遇到明朝宗室安东王,明朝一字王为亲王,二字王为郡王,郝摇旗对安东王礼遇有加,他说,日后中兴光复神州时,有一位明朝宗室能为他们说话,稍减焚烧皇陵逼死皇帝的罪孽。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仍然相信会有中兴的一天。郝摇旗所在的夔东十三家,一直坚持到康熙三年,在李定国郑成功皆死,南明官兵皆降的情况下,为自己曾经致力颠覆的明朝战到最后,这真是一个意志力强到让人不忍再看下去的人。
“反清复明”只出现在清末的旧派武侠***中,现实从来没有出现过。清朝乾隆年间由于人口出现异常大暴发,百姓吃不饱造反也只是打着“复我汉人江山”的口号。朱明王朝灭亡后,老百姓从没考虑过再让一个姓“朱”的当皇帝。
从反抗民族***和奴役压迫的角度看南明的反清复明斗争,是应当肯定的,不能归结为民族主义。在斗争中出现的不仅有明朝旧臣如文安之,还有汉族人民,包括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余部。他们虽然不宜当作民族英雄宣传,但其民族气节和反抗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朱慈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朱慈煊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