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文化题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文化题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类历史上有哪些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件?
越王勾践战败被俘后为吴王夫差执鞭堕蹬,***意臣服。伍子胥劝夫差杀掉勾践以绝后患,夫差不肯,竟放勾践归国。勾践归国后励精图治,发奋图强,数年后攻入吴国,生俘夫差。夫差求勾践看在当年放他归国的份上免自已一死,但勾践却杀了吴王夫差。
估计夫差临刑前一定会后悔万分。这真一失足便成千古恨![呲牙][呲牙][呲牙][赞][赞][赞]
年轻时,唐伯虎无所事事,和人纵酒游乐,经过好朋友的规劝,于是唐伯虎祝闭门苦读,经年累月。16岁时唐伯虎参加秀才考试,中了第一名案首。29 岁到南京参加乡试,高中解元(第一名)。正当唐伯虎积极准备来年的京城会试时,却飞来横祸:在这次乡试中,有人事先经过贿赂,得了试题,事情泄漏后,考官被罢免,无辜的唐伯虎受到牵连,不仅被剥夺了解元称号,入了监狱,释放后唐伯虎感叹道:“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已百年人。”
曹操算是一个吧。
曹冲称象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但是曹冲早逝了,书上记载的原因是曹操头疼,华佗欲开颅根治,曹操大怒,杀了华佗,后来曹冲生病,各种大夫都治不好,曹操说了句,“悔不该杀那华佗”,可见心中是多后悔。
若是曹冲活到成年,天下大事未必不可统一。
我以为孙中山用蒋介石做黄埔军校校长应该是属于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典型事例。
孙中山多年从事革命但未成功,决定实行联俄、联共、扶佐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派蒋介石等人去苏联考察,决定创办黄埔军校,为将来的北伐培养自己的军事人才。
当时蒋介石并不是唯一的校长人选。孙中山主张天下为公、倾心革命,完全可以自任校长。另一位程潜也是孙中山合意的校长人选。
程潜,1903年以弟一名成绩考入湖南武备学堂,1904年通过考核保送留学日本,结识黄兴、宋教仁、李烈钧等组成革命同学会,1905即加入刚成立的同盟会,与孙中山面谈后成为追随者,同时加入以军人学生为主的丈夫团,1907年考入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炮科,1915年袁世凯称帝,受蔡锷命为湖南招讨使,召集旧部反袁,被推举为护国湘军总司令,驱逐督军汤芗铭。同年2月,与林虎、熊克武、张孝淮发表通电反对《二十一条》,1917年孙中山发动***运动,程潜联络旧部支持,被任命为湖南***军司令,在湖南大败企图南下进攻广东大本营的北洋***军队,一度攻入长沙。1920年孙中山第二次***,孙中山、陈炯明发生冲突,程潜立挺孙中山受先生器重,1923年先生能回广东三次***,得助于程潜平定广州,程潜在广州大办军校,自任校长为革命培养军事人才。1923年3月2日,任大元帅府大本营军政部长,1924年10月4日任军政部长兼校长。
蒋介石出生保定军校,在日本是东京振武学校(军校的预备学校,后一直冒充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在陈炯明炮轰总统府时,登上永丰舰,搞政治投机,与孙中山共赴危局,始得先生信任,捞足政治资本。又有结拜大哥、同盟会元老***向中山竭力推荐。
拟任副校长的蒋介石转了正,程潜正转副,孙中山死后,蒋介石利用军校培养了大批效忠自己的学生作党羽起家,在孙中山逝世、廖仲恺被刺杀后,先后专败许崇智、汪精卫、胡汉民等党内政治对手,先后窃取了北伐军总司令、***总裁、***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等要职,大肆***了大批***人及进步人士,背叛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最终成为独天民贼,在1949年败退孤岛台湾。
了解学科发展历史的书籍?
强烈推荐《原来如此》,这本书绝对可以激发你对历史的兴趣。 还有《明朝那些事儿》、《贞观政要》、《万历十五年》、《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等 报刊类的,《新周报》挺不错哦。· 要提高历史成绩,现在才想着激发兴趣恐怕有点晚吧,而且也没必要。 建议经常翻翻教材,熟悉教材才是最重要的。多买几本《试题调研》吧!这本参考资料挺不错的。祝你金榜题名!
闻名的近义词?
近义词:出名,着名,知名,著名。
“名”,普通话读音为míng。“名”的基本含义为人或事物的称谓,如名字、名氏;引申含义为起名字,如“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如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在古文中,“名”通“明”,表示明白。
近义词:出名、着名、知名、著名、驰名、有名、盛名。
闻名
拼音:wén míng。
释义:
1、听到名声:~已久。~不如见面。
2、有名:~全国。二万五千里长征
第五八回:“众人说他的名字,聒得洒家
耳朵也聋了,想必其人是个真男子,以致天下闻名。”
一、闻名的近义词有:驰名,知名,有名
词性是:形容词。
注音是:ㄨㄣˊㄇ一ㄥˊ。
结构是:闻(半包围结构)名(上下结构)。 拼音是:wén míng。
二、引证解释
⒈听到名字或名声。引《礼记·杂记》:“见似目瞿,闻名心瞿。”孔颖达疏:“闻他人称名与父名同。”唐柳宗元《曹溪大鉴禅师碑》:“中宗闻名,使幸臣再徵,不能致。”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闻名不曾见面,壮士为甚么不下山应武举去?”《新民晚报》1983.6.29:“难道是久仰山斗,见面不如闻名吗?”
⒉有名。引《北史·魏南安王桢传》:“孝文以楨孝养闻名内外,特加原恕。”《水浒传》第五八回:“众人説他的名字,聒得洒家耳朵也聋了,想必其人是个真男子,以致天下闻名。”碧野《芦沟桥情思》:“来到这闻名于世的芦沟桥,最感兴趣的是数两边桥栏杆上的石狮子。”⒊名声;名望。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益知闻名,须有消息,不必期於颠沛而走也。”唐沉亚之《冯燕传》:“冯燕者,魏豪人,祖父无闻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文化题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文化题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