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官方记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官方记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那些事儿》和《大明王朝1566》讲述嘉靖历史,哪一个更接近历史原貌?
《明朝那些事儿》更接近历史原貌。《明朝那些事儿》基本上是史实,这本书是作者当年明月根据大量史书创作的。
《大明王朝1566》则是一部演义类的文艺作品,里面许多情节是为了电视剧的可读性而杜撰的,比如明朝历史上从来没有毁堤淹田、改种桑苗这种记载,而海瑞的真实故事也不像电视剧那样的。
杭州知府马宁远,史上无此人;胡宗宪没有这么清廉,史实是后来他就是因为贪赃被抓;真是的历史是:高拱和徐阶不是一派的,张居正也不是跟他们一起入阁的;严世蕃也没入阁。扩展资料:《明朝那些事儿》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 [1-2] 。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
这本书讲述了明英宗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获得皇位,又听信“还乡团”之言,***于谦。
在这位传奇皇帝逝后,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一个毫无作为,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玩闹皇帝朱厚照问世。
他做皇帝时,出现了许多荒唐场面,这时便引出圣贤王守仁。
他平定叛乱,创立心学,给后人留下不朽***。《大明王朝1566》是由张黎执导,陈宝国、黄志忠、王庆祥、倪大红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视剧。本剧讲述的是嘉靖与海瑞的故事。嘉靖三十九年,贪墨横行、民不聊生。
奸臣严嵩党羽密布、权倾朝野,清官海瑞不惧强权,敢于向腐朽封建的皇权发起挑战。
皇帝朱厚熜练道修玄二十载,始终把控着大明朝的军政、经济大权。该剧于2007年1月8日在湖南卫视播出。
明朝重大历史事件及时间?
展开全部
明朝(1368年到1644年)
明朝(1368年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为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朱棣派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航海,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明朝派戚继光到浙东抗倭。他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东,与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连续重创倭寇。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剿清。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人于1511年占领了马六甲,愈甚渴望对中国的往来。1513年,葡萄牙国王派出一支对华使团前往中国,并在广州登陆,希望与明***建交。后来经过几次海战,葡萄牙战败,明武宗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门开设洋行,修建洋房,并允许他们每年来广州“越冬”。这是西方国家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陆中国并接触中国。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30余年,政局动荡,使得经济生产受到很大影响。据文献记载,此三朝有官窑产品:正统三年(1438)曾禁止民窑烧造和官窑器式样相同的青花瓷器;明代景德镇瓷业“空白期”:正统十二年(1447)又有不准民窑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的禁令;景泰五年(1451)有减饶州岁造瓷器三分之一的记载;天顺元年 (1457)曾派中官赴景德镇督烧瓷器;天顺三年(1459)又有将原定烧造13.3万余件的瓷器准减8万的命令。从上述文献记载看,这段时期不论官、民窑器都曾有烧造。但传世品中至今未见一件署年款的官窑瓷器,所见瓷器均为民窑所产,故学术界有“空白期”和“黑三代”之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官方记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官方记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