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解释唐朝灭亡史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解释唐朝灭亡史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灭亡后的两个尾巴王朝:后唐、南唐是怎么回事?
确实是两个尾巴,后唐南唐之后,除了朝廷分封的唐王,就再没有再以唐为国、朝代名了。
后唐在前,南唐在后。史学家为便于区分,前缀以后和南。
后唐与唐朝有渊源,而南唐不具备这个优势。
后唐第一代皇帝后唐献祖,谥号文景皇帝,是被追封的。本名朱邪赤心,沙陀族人。
沙陀是西突厥的别部,也叫沙陀突厥。原居住地名为处月,唐朝译为朱邪,统治者遂依次为姓氏,听起来倒也霸气。
朱邪赤心因镇压庞勋兵变等战功拜单于大都护,节度使,赐名李国昌,预备属籍。
唐朝、后唐和南唐有什么关系?有关系,都有个唐字……当然这是玩笑,这三个王朝当然确实是有些关系的,所以他们的名字里才都有一个唐字。但相对来说,唐朝和这两个小“唐”其实都没有太确定的关系,南唐建立者是自称唐朝宗室,而后唐和唐朝则主要是有点象征性的联系了。
唐朝和后唐的关系
唐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巅峰,但再风光的王朝也有衰落的一天,唐朝也不例外。唐玄宗天宝时期的安史之乱使唐朝人口损失过半,唐朝也从那时开始,走上了漫长的衰落之路。
到安史之乱后大约120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875年,唐朝再次爆发严重内乱,盐商首领黄巢发动起义,而这次起义也持续了九年之久,比安史之乱还长一年。起义军一度攻占了唐朝的两京长安和洛阳,唐朝基本已经走到了灭亡的边缘。
(黄巢起义曾一度占领长安和洛阳)
万般无奈,还想再续几天命的唐朝皇室开始病急乱投医,他们先是招安了一支北方少数民族沙陀族的军队,帮助自己平叛。而这支军队的首领名叫李克用,他本姓朱邪,后来因为他父亲就帮助过唐朝镇压兵变,因此被唐朝赐国姓“李”姓。但李克用虽然是唐朝军官出身,中间却也曾经发动过叛乱,只是这次又被唐朝招安,帮助唐朝镇压黄巢的起义军。
而李克用沙陀军的加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战局,黄巢的军队迅速陷入被动,之后黄巢手下的大将朱温见势不妙也迅速倒戈,投降唐军,反倒成了唐军镇压黄巢的主力,最终黄巢兵败身亡。而朱温和李克用则因为手握重兵,都在之后成为了唐朝重要的节度使。
黄巢死后又过了23年,朱温已经成为了能够决定皇帝生死的唐朝头号政治人物,甚至在最后几年也和曹操一样挟天子令诸侯,但朱温却没有曹操的耐性,几年之后直接把唐朝最后两个皇帝给杀了,自立为皇帝,建立了梁国,也就是五代第一个王朝后梁。
唐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其中在北方前后延续有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差不多同一时期,在南方并存着十个左右的国家,即南汉、吴越、南唐等国家。
那么,后唐和南唐与原来的唐王朝是什么关系呢?首先来看后唐:后唐的建立者虽为李姓,但属沙陀族。当年,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于公元896年被封晋王后,成为河东割据势力。公元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在魏州(今洛阳)称帝,同年底灭后梁。公元936年被石敬瑭勾结辽兵所灭。
南唐建立者李昇原是江苏徐州人,因父亲徐荣在战乱中失踪,后随养父徐温改名徐知诰,后官运亨通直至掌握南吴政权,于937年称帝于南京,改国号为“齐”,939年又改国号为“唐”。***5年,南唐被北宋所灭,其最后一位统治者就是那个“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后主李煜。
所以,不管是后唐还是南唐统治者,都是李姓,但他们与大唐王朝统治者均无血脉相承关系。他们以“唐”为国号,只是为了统治需要。
乾隆去世四十一年后就爆发了鸦片战争,康乾盛世才刚刚过去,清朝为何衰败的如此之快?
所谓康乾盛世是指公元1661年至1796年,即康熙登基到乾隆驾崩,时间长达135年,这已经是历史盛世的巅峰。
文景之治,公元前180至前141年,维持41年。
贞观之治,公元627至公元649年,维持22年。
开元盛世,公元712至公元741年,维持29年。所以从时间段来说,康乾盛世135年历史,历经三朝,这已经是盛世极限。
乾隆晚期挥霍无度
康乾盛世到了乾隆中晚年之后,一生勤勉的乾隆爷,开始挥霍,1751年,乾隆开始第一次下江南,1757年,第二次,1762年,第三次,1765年第四次。
于此同时,1750年相继而来的平定西藏,1755-1757年平定准噶尔,1758-1759平定天山,新疆正式纳入大清版图。这些过度扩张,带来的财政困窘也慢慢体现。
到了乾隆晚年,1781-1795年,爆发了三次农民起义,规模虽小,也很快得到镇压,但也显示出康乾衰微征兆。
乾隆时期重视农业,甘薯和玉米广泛种植,伴随而来的人口急速扩张,1741年,乾隆6年人口1.4亿,而到了1762年,人口达到2.4亿,到了1795年,人口3亿。
人***发,时局越危险,这些人的工作得解决吧,要不然就很容易闹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解释唐朝灭亡史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解释唐朝灭亡史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