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明朝亡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明朝亡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明是怎么样灭亡的?
因为气候的问题,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明末(公元1600年--1644年)。气温剧降,粮食大量减产;长期的饥荒,战乱频发;人口减少。明末农民起义,游牧民族满清入侵,政权交替:满清***建立。
这四次小冰河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气温剧降,造成北方干旱,粮食大量减产,形成几十年的社会剧烈动荡和战乱,导致***交替。气温剧降对南方影响不是很大,但对蒙古草原、东北、西北、华北影响巨大,游牧民族开始向条件比较好的南方掠夺。本地人谋生本来就不容易,又跑来那么多人抢饭碗,而且都抱着必死的决心来抢,其武力值可想而知,被抢的人也只能向南迁徙掠夺。
起义、叛乱和战争加剧了本来已经很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形成恶性循环,环境影响就像是“蝴蝶效应”一样,使明朝灭亡成为一种必然的结果。
回答: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一、明朝亡于党争。哪朝哪代都有党争,而且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人为地制造党争,以取得朝局的平衡与稳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党争不仅不会使天下灭亡,反而会稳固君主的统治。
二、明朝亡于厂卫。东厂和锦衣卫是为了加强皇权而诞生,东厂和锦衣卫并不像***所描绘的那么夸张,厂卫只是监督不法官吏,与民秋毫无犯,所以说明朝亡于厂卫实在是笑话。
三、明朝亡于宦官专政。明朝有宦官专政吗?貌似从万历中期以后,宦官的地位就衰落了,有人说魏忠贤。魏忠贤的确飞扬跋扈,但天启帝用魏忠贤正是为了对付东林党,所以魏忠贤再跋扈,乾坤也在天启那里掌握着。
大明是被几十万皇亲国戚生生吃垮的。大明王爷们不但拿着朝廷的禄米,而且还占据了帝国大量的土地,由于他们不用纳税,所以这些王爷们大肆兼并土地,比如说万历年间河南田土741579顷,在河南有潞王、福王、周王、赵王等九个王爷,他们占据的土地就达到7万7千多顷,占据了河南将近十分之一的土地还多!
这还仅仅是九个亲王的庄田,还不包括其他的郡王等宗室的土地,所以到了明朝末年山西的良田几乎全被宗室们所兼并,河南的土地有一半进入宗室们的口袋。
大明王朝灭亡有几个原因造成,第一是朱元璋乞丐出身最后得天下,知道过苦日子是什么样的,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孙后代遭罪,让他们享福,开启分封制,不上供,不纳粮,不缴税,世袭制。造成明朝皇室人数多大几十万,活活把明朝吃夸。
第二就是明朝的皇帝各个都是奇葩,正经治理朝政的没几个,斗蟋蟀,开动物园,炼仙丹的比比皆是,而且各个疑心重,从朱元璋杀功臣开始,建立锦衣卫,东西二厂,搞的大家***自危。
第三是党争的问题,锦衣卫,东西二厂与东林党争权夺利,宦官祸国开始,世家豪族争权算计。
第四就是苛捐杂税,自然灾害,内部农民起义军办法,外部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虎视眈眈。
就这样一团糟的朝代,最后不灭亡才怪,天理不容。
明朝什么时候灭亡的?
1644年4月25日
中国历史朝代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元朝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南京为陪都。明朝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政治***、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多个***,史称南明。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弘光皇帝、隆武皇帝、绍武皇帝等诸***。1662年永历皇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明朝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至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到达缅甸和暹罗北境,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这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_a***_]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也有学者指出逾亿,也有晚明人口近两亿的说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明朝亡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明朝亡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