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朝的历史题,关于唐朝的历史题目

kodinid 3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唐朝历史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关于唐朝的历史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写唐代诗人的作文题目?
  2. 南宋时代的科举题目?
  3. 唐朝十大名诗?
  4. 唐朝历史上的四次“玄武门兵变”都是怎么回事?

唐代诗人的作文题目?

走进诗人李白李白(701—762年),唐朝,汉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又称为“诗仙”。

关于唐朝的历史题,关于唐朝的历史题目-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南宋时代科举题目?

第一题:戊不学孙吴,丁诘之,曰顾方略如何尔。

第二题:乙用牛衅钟,牵引过堂下,甲见其觳觫,以羊易之。或谓之曰:见牛不见羊。

第三题:私有甲弩,乃首云止槊一张,重轻不同,若为科处。

关于唐朝的历史题,关于唐朝的历史题目-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四题:丁出见癸缧系于路,解左骖赎之,归不谢而入,癸请绝。

第五题:应受复除而不给,不应受而给者,及其小徭役者,各当何罪?

唐朝十大名诗?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关于唐朝的历史题,关于唐朝的历史题目-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奔流的黄河似乎与白云相连,

玉门关孤零零耸峙在群山中。

何必埋怨春光迟迟不肯光顾,

玉门关一带春风本就吹不到!

早发白帝城

李白

唐朝诗人排名,如:1.李白;2.杜甫;3.王维;4.白居易;5.杜牧;6.李商隐;7.岑参;8.孟浩然;9.刘禹锡;10.李贺

1.李白代表作:《早发白帝城》

2.杜甫……:《忘岳》

3.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白居易:《忆江南

5.杜牧:《清明》

6.李商隐:《乐游原》

7.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8.孟浩然:《春晓》

9.刘禹锡:《竹枝词》

1.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李白《早发白帝城》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李白《江上吟》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4.李白《关山月》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5.李白《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

唐诗三百首,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心中的十首,发一下我喜欢的。1《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4《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唐朝历史上的四次“玄武门兵变”都是怎么回事?

在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历史中玄武门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此发生过四次兵变,每次都能影响到唐朝的国运。

在玄武门的数次兵变中,最为人熟知的是第一次玄武门之变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玄武门埋下伏兵,射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最后李世民夺嫡成功,为中国带来了名垂千秋的贞观之治

第二次玄武门之变,发生在武则天晚年,当时武则天已经病重,希望恢复大唐官员宰相张柬子、崔玄暐的率领下占领了玄武门,把太子李显从东宫迎出,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李显继位。

第三次玄武门之变是发生在唐中宗时期,当时韦后当权,她与武三思内外勾结,想当第二个武则天,因为太子李重俊不是她亲生的,于是很不喜欢太子,甚至纵容驸马公主都欺负太子,李重俊忍无可忍,便***诏发动政变,他先率军杀死了武三思和武崇训,随即包围皇宫,索要韦后和安乐公主,但是韦后挟持唐中宗登上玄武门,唐中宗的出现使军队阵前倒戈,李重俊后被杀。

第四次玄武门之变是由李隆基发动的,还是针对韦后,李显死后,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草拟遗诏,立李重茂韦帝,但是韦后想效仿武则天当女皇,她于是架空了相王李旦,并想杀掉李旦,李旦的儿子和李隆基得到密报,李隆基遂联合太平公主等人先发制人,带军先占领了玄武门,随后闯进宫杀死了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李旦复位。

在这几次***中,控制玄武门一方的都获胜了。

刚看到这题的时候,有点懵。玄武门兵变不是只有唐太宗李世民那一次么,什么时候蹦出四次来了?于是跑去查了下资料,这才明白,后面三次玄武门之变,虽然发生地点也叫玄武门,但是与唐太宗的那次并不在一个地方。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都是哪四次玄武门之变吧。

首先,是最有名的第一次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皇宫太极宫的北宫门,发动了流血***,最终的结果是李世民及手下杀死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之后李世民进宫面见唐高祖李渊,被确认为皇太子,并在不久之后成功即位,确立年号贞观,后人称其为唐太宗。

而之后的三次玄武门之变,都是发生在唐高宗时期所建立大明宫的北门,分别是:

  •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由张柬之、崔玄暐、敬晖三人所率领,趁武则天年老病重,闯入武则天寝宫,斩杀其面首张易之、张宗昌,从而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太子李显继位,废除武周国号,重新恢复唐国号,并确立年号神龙,后人称李显为中宗。这第二次玄武门之变称之为神龙***

  • 唐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7年),由当时的太子李重俊所发起的***。由于唐中宗李显过于软弱,从而使得他的皇后韦后逐渐飞扬跋扈,对内联合自己的女儿安乐公主打压太子李重俊,对外勾结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把控朝政,最终把李重俊逼反。太子李重俊***传圣旨,率左羽林军数百人冲入武三思的府邸,击杀武三思父子,之后又包围皇宫,试图抓住韦皇后与安乐公主,韦皇后知道此事之后,挟持唐中宗登上玄武门,羽林卫看到皇帝后哗变,李重俊最终死于乱军之中。而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却安然无恙,并更加肆无忌惮。这第三次玄武门之变被后人称之为景龙***
  • 唐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10年),在景龙***之后,韦后与安乐公主没有吸取教训,反而更加的肆无忌惮,居然密谋下毒,导致唐中宗李显暴死。韦皇后转而立温王李重茂为新皇帝,准备效仿武则天称制,逐步的在京城各部门安插自己的亲信与子弟。但是又忌惮相王李旦(后来的唐睿宗)会反对,准备找机会先下手为强。不料消息走漏,相王之子,当时的临淄王李隆基果断决定先发制人,联合太平公主等人,冲入羽林卫,击杀韦氏子弟,迅速的占领玄武门。然后攻入皇宫,斩杀韦后与安乐公主,控制了军政大权。之后威逼李重茂让位于相王李旦,即为唐睿宗。这最后一次玄武门之变被后人称之为唐隆***。

纵观四次玄武门之变,都发生在唐前中期,都是由于继承人的问题所产生的矛盾爆发出来的。而这四次***所带来的结果,在后人看来,都是非常有利于唐王朝发展。第一次***,确立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绝对地位,第二次玄武门之变,终结了武则天的女帝梦。第三次玄武门之变,虽然发起者败亡,但是也成功的根除了武则天后人在唐朝廷中的影响。第四次玄武门之变,很好的展示出李隆基的雄才大略,并给李隆基之后继承皇位,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唐朝的历史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唐朝的历史题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玄武 武则天 玄武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