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讲大清历史的老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讲大清历史的老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顺治老师?
顺治的老师是范文程。
顺治,是清朝第三位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的年号,共使用十八年。顺治年间属清朝早期,当时民族矛盾比较尖锐,发生了“剃发易服”“文字狱”等重大历史事件。顺治六岁登基,有多尔衮摄政,多尔衮死后,开始亲政。
百家讲坛一共多少人?
四十多个人
其中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王立群读史记、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有袁腾飞的两宋风云、钱文忠的***规和百家姓,还有纪连海讲清朝历史,这些都是比较出名的,尤其是于丹的论语心得,火的一塌糊涂,就是这些老师教授们的演讲,使全国掀起了一场文学热。
清朝乾隆皇帝有五位老师,为什么只对朱轼终生难忘?
在乾隆的启蒙时期,翰林福敏是他的第一任老师,不过很快,弘历就学会了他所有的本事。于是老爸雍正选择了徐元梦,朱轼,张廷玉和稽曾筠四位品行端正,学问渊博的名臣作为弘历的老师。
但是这四位老师中,徐元梦不久就因为有罪离开了,张廷玉又忙于应付公务,很少在上书房露面,只有朱轼经常到书斋为弘历等人讲授。
对弘历来说,他的启蒙老师虽然有五位,但让他终生念念不忘的只有朱轼一人。 朱轼是江西高安人,在康熙三十三年中进士。朱轼为官清廉,知识渊博。朱轼对乾隆一生影响深远。
如果说福敏使弘历饱读了经史,那么朱轼则帮助他慢慢咀嚼,消化了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精华,使得儒家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变成这位年轻的皇子、未来的皇帝血肉之躯不可分离的部分。
朱轼推崇宋代哲学家张载的学说,他教导学生知礼成性、变化气质。
后来,朱轼因颇有政绩,屡次受到提拔,升迁至左都御史,承《圣祖实录》总裁之职。
雍正时期,朱轼入职上书房,被擢升为吏部尚书、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朱轼很有才干,所以,尽管两度遇到家人病丧,但都被两朝皇帝特准在职服丧。
朱轼还是著名的理学家,研究《礼记》,又精明能干,躬亲治事,政务虽繁,不废学问,生活上则很俭朴。
朱轼除了比较推崇张载的学说外,对汉代的贾谊、董仲舒,宋代的周敦颐、程颢、程颐等也非常看重。
朱轼接任弘历和其兄弟的老师时,弘历十二岁,课业上已有良好的基础。由于年龄正处在少年阶段,弘历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还未定型,所以,朱轼对弘历的性格、爱好、志向、能力等的形成,起到重大的作用。
曾国藩是哪个清朝太子的老师?
曾国藩于道光二十五年升任的侍讲学士,那他应该是咸丰的老师。
曾国藩***的成分非常复杂,既有担任京官时接收的,如江忠源、李鸿章,也有后来逐渐纳入门中的,如吴汝纶、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既有科举考试中的门生,如俞樾,也有正式投帖拜师的入室***,如赵烈文;既有不被接纳但有师生之实的,如刘长佑,也有从开始就追随他,自认为***的,如李元度、彭玉麟。
江忠源(1812-1854) 晚清湘军初期统帅。字常孺,号岷樵。湖南新宁人。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举人。1854年1月14日被太平军击败,投水***。被清廷追赠总督,谥忠烈。有《江忠烈公遗集》传世。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近代文学家、教育家,安徽桐城人(今枞阳县会宫乡老桥村吴牛庄人)。同治三年(1864)举人,次年中进士。先后入曾国藩、李鸿章幕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讲大清历史的老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讲大清历史的老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