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听唐朝以后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听唐朝以后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的历史给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建设什么启示?
1.唐太宗告诫太子“君如舟,民如水,水可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表明他在那时就意识到民生问题的重要了。这就启示我们在今天的建设中要大力关注民生;
2.唐太宗不是任用了一个叫魏征的谏臣吗?而这又表明他意识到纳谏的重要性,这就启示我们要积极听取群众意见;
3.唐太宗知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用能,他知人善任,尽量做到知人善任,兼收并用。这启示我们要挖掘出更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即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水平;
4唐朝的《唐律疏议》不陌生吧,这启示我们要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毕竟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嘛,不仅如此,唐太宗还说过:"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这就要求***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唐太宗晚年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导致政局大不如前,这就要求我们要谨慎不可自满.好了不说了,如果你归纳一下,发现给我们的启示还蛮多的.
唐朝结束后是谁,统一的?
907年唐朝大将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结束。此后,在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与此同时,在南方建立了9个国家,加上在北方的山西建立的北汉,共10个国家,我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和宋太宗逐步统一了五代十国,***9年北汉被灭,至此北宋完全统一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这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年)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其中前到、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如果中国的朝代反过来,从清开始,逐个朝代往回过,最后停在唐朝或汉朝,世界会怎样?
不怎样。
首先你一定存在误解。
封建社会的顶峰是什么朝代?你认为是唐汉?不对。是清朝。乾隆鼎盛时期世界的白银流向中国,封建社会人口最多,统治疆域最广!衰败也是转瞬之间!
无非就是历史再演一边,汉唐之强,也只是强在那个时期,而且当时两个王朝都面对这强大的边邻汉有匈奴,唐有突厥、吐蕃。这两个势力的限制会然他们的开拓很难。
还有就是当时人们地理的局限性,他们认为王土之外多为贫瘠甚至毫无人烟,就算他们认识到除了脚下的土地在远隔海岸的那一边还有更广阔富饶的土地,但是以当时的技术、物力、人力局限,他们是不可能冒着九死无生远渡重洋的。
因为技术的局限,所以就要努力发展,而发展最终的结果就是现在。
至于发展到膨胀然后一统天下,这显然不太可能。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朝堂、政局就好比决赛圈,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心思。
根据你的***设,我应该能给你想要的答案。
首先是清朝,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的王朝,但当时东周时期还没有满族,就设定为匈奴吧。匈奴入主中原的唯一可能就是长平之战时,赵国撤回李牧,与秦国两败俱伤,给匈奴可趁之机,当时赵国主力45万被杀,几近亡国,秦国也乎用尽全国兵力,无力再战,其他五国更无战力,以至中原各国均被匈奴所占,而秦国退守函谷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听唐朝以后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听唐朝以后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