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二百年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二百年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共存在了多少年?
289年,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历史(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代至今有多少年了?
1404年。
唐朝历二十二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一度迁都洛阳15年以周代唐(690-705年),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唐朝共历289年,20位皇帝。
唐代一共多少年?
唐朝一共延续了289年。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取代隋朝建立唐朝。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当然,这289年是把武周的十五年也算进去的。
为什么唐朝祸害华夏二百多年?
唐朝怎么祸害华夏五百年了,每个朝代都有鼎盛和衰败,唐朝强盛时,无异是华夏历史最光辉的一页篇章,它包容各族文化,经济文明开放,军事强大,创造了一个个盛世,虽经过安史之乱,造成了后来的军阀割据,使得中原陷入五代十国的一片混乱,但这是一种历史必然规律,也为后来的繁荣北宋,迎来契机。
让我很惊讶,在头条久了什么问题都能碰到,前面有人提出满清误我华夏三百年,偶尔也会看到大明误我华夏两百多年,现在有看到唐朝误我华夏二百多年……我在纳闷怎么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心理?
任何朝代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这是已经发生的是无法改变的,他们曾经有过辉煌有过苦难,这是不可否认的!
每个朝代的统治者,都想海内升平,威服四方,自己的统治能长治久安!但是社会毕竟是人的社会,由人组成。人是千变万化,想法千奇百怪各不相同,在统治中出现变数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我们不能控制所有人!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中汲取经验,学习精华!辉煌我们要继承,苦难我们要反思,这样历史才对我们有意义!如果一味苛责,这样没啥意义也对我们自己没啥好处,这样只会让我们怀疑历史怀疑文化怀疑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辉煌的民族,否定自己,否定我们当下走向复兴的宏伟目标!
当前国际形势波诡云谲,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对于能延续五千年而且至今依然强大的中华民族,我们要骄傲!
祸害一词不妥,但从安史之乱到宋朝的建立,这段长达两百年的历史时期确实对后来的中国影响深远。
唐宋两朝的气质差异很大,唐朝阳刚,宋朝阴柔;唐朝豪迈,宋朝婉约;唐朝开拓进取,宋朝内敛守成;唐朝对外来文化,无论来自印度还是波斯都有包容吸收的气度;宋朝则恪守“华夷之辨”,越来越将自身缩在了一个画地为牢的笼子里。
为何会这样?宋朝肯定不是一下子变成这样的,赵匡胤也确实不能以一己之力改变华夏族的民族性格,而这一漫长的转变历程便始于安史之乱。
开疆拓土,必然需要守卫边疆,这便是节度使的由来。唐玄宗李隆基之时,天下已有十大节度使,安禄山独占其三,号称东北三师(平卢、范阳、河东),安禄山敢于造反的底气就在这里。
安史之乱,并由此而导致的全国性设置节度使,彻底削弱了唐朝中央***对地方的掌控,这是唐朝后期国力孱弱的原因。
但唐朝并没有灭亡,原因便是藩镇之间的制衡;同时藩镇本身军力强大,甚至独自也能抗衡周边的游牧民族,又避免了唐朝亡于异族之手的可能。
于是,地方藩镇势力做大,最终在黄巢起义后正式形成了藩镇割据之局。
唐朝后期的150年,其实就是一个由对外扩张向更注重自身的转变的过程。
唐朝前期的边将多胡人,而胡人掌握兵权最终引起了安史之乱。于是唐朝内部开始反思,并由此出现了以韩愈为首的古文运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二百年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二百年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