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笔记初二,唐朝历史重点笔记

kodinid 3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笔记初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笔记初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寒食古诗的笔记?
  2. 尸穸什么意思?
  3. 唐朝和宋朝,中原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变化?

寒食古诗的笔记?

寒食-韩翃(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朝历史笔记初二,唐朝历史重点笔记-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率先升起在皇庭贵族的宫里。

注释

唐朝历史笔记初二,唐朝历史重点笔记-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寒食:清明前一日谓之寒食,即禁烟节,汉制此日宫中钻新火燃烛以散予贵戚之臣。

2、御柳:御苑之柳,旧俗每于寒食折柳插门。

3、蜡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唐朝历史笔记初二,唐朝历史重点笔记-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五侯:汉成帝时,封他的舅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他们被人们称为五侯。

5、斜:音“霞”。

尸穸什么意思?

尸穸

尸穸,唐代笔记小说集。撰者段成式(803~863)。唐代***家、骈文家。字柯古。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父文昌,官至宰相。段成式以荫入官,为秘书省校书郎,累迁至吉州刺史,终太常少卿。所著以笔记***集《酉阳杂俎》最著名

基本信息

创作年代 唐代

作者 段成式

唐朝和宋朝中原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变化?

根据洛阳理工学院金勇强博士梳理前人和他自已的研究,唐宋时期(大约公元600~1000年)中原地区经历了5次较为明显的寒冷过程,第一次出现在600~630年,中原地区气温比现在高1.8度,到了630年后,比现在低0.4度,下降了2.2度。第二次寒冷过程约在690~710年,下降1.2度,820年后逐渐回升。第三次约在780~820年,这一时期下降近1.1度。820年后逐渐反弹。总之,唐宋时期中原气候在变冷过程。甚至有专家认为唐朝由强变弱也与气候变化有关系,有专家分析,由于中原地区气候寒冷,丝织品生产,粮食产量都受到影响战争次数增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笔记初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笔记初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中原地区 唐朝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