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农具发展历史,明朝的农具发展历史简述

kodinid 3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农具发展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的农具发展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灌溉工具的演变?
  2. 明朝传统农业有哪些转变的可能?
  3. 明朝农业经济不如南宋的原因?

灌溉工具的演变

从古至今灌溉工具的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明朝的农具发展历史,明朝的农具发展历史简述-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春秋: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开始出现铁农具.

(2)战国:在春秋开始使用铁器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牛耕得到推广;各国兴修水利,还有就是秦国的都江堰.

(3)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明朝的农具发展历史,明朝的农具发展历史简述-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开始使用铁器;发明和使用了播种工具——耧车;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族得到了铁器,还学会内地铸造铁器的技术;西汉西域传人的作物品种有葡萄、苜蓿、核桃、胡罗卜等.

(5)三国:大批北方农民为避战乱迁居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

(6)南北朝:贾思勰总结北方人民长期生产经验,写出《齐民要术》这部我国的农书.

明朝的农具发展历史,明朝的农具发展历史简述-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7)隋唐:为加强南北经济交流,隋朝开凿大运河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8)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然后把它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

明朝传统农业有哪些转变的可能?

转变的可能:

一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二是赋税改革货币经济发展,明朝中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三是大量的工商业市镇出现,推动农业商品化。

四是文学作品歌颂商人和商品经济的趋势。

五是科举制放开对商人子弟的限制,商人地位提高。

明朝农业经济不如南宋原因

宋朝全盛时其经济总量约为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75%,并且手工业也比较发达。并且在经济发达地区中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但是后来随着13世纪蒙古入侵,宋朝的生产力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宋朝三百年以来的辉煌成就毁于一旦,大量人口被***,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尽毁,无数财富损失殆尽,基本摧毁了中国的文明,当时的蒙古刚刚进入奴隶社会,是一个相当落后的政权,落后的统治方式是不可能领导先进的文明的。所以即便是后来的明朝,也无法恢复到宋朝的经济。

宋朝是一个典型的商业大国,有宋朝的商业力量要远远高于农业力量,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个十分罕见的时期,所以有宋朝农业情况就要远远低于明朝,这其中也有宋朝国土狭小的原因。

民户达1605万户,人口达6054万人,垦地面积达850万顷,为明朝后世的经济发展打下极为牢固的基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的农具发展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的农具发展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宋朝 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