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文化常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文化常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韩愈的文化常识?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根据1985年在吐鲁番出土的《高耀墓志》上有广德四年(766年)年号的记载,但实际上广德只有两年(763-764年),765年唐代宗便已改元永泰,墓志仍然沿用广德年号,说明在765年以前西域唐军便与内地失去联系,并且西域守军这时还保持着一定的兵力,仍然控制着葱岭以西的西域地区,安西四镇、北庭以及西州还掌握在唐朝守军的手中。
在新和县的通古斯巴西古城曾出土一纸借粮契,书有“大历十五年”日期。另出土的《杨三娘借钱契约》所落款为唐.大历十六年。“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大历年号只行用了十四年。“大历十五年”应是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则是唐德宗李适(kuò)的年号。“大历十六年”则是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也就是说,由于这一时期吐蕃攻陷河西、陇右并与回鹘争夺北方丝路,使安西军民与内地的联系彻底中断,安西地区的唐朝军民尚不知道年号已经更改为“建中”年号,而仍然沿用“大历”年号。
1、以上两条算是冷知识。
2、安史之乱后,唐朝与西域断绝通信。
3、中原地区已经改变年号,而远在西域的唐军仍有以前的年号。
4、唐朝由安史之乱转入衰弱,也是让人遗憾。
唐朝六大世家?
唐朝世家主要三大集团,关陇贵族,山东世族,江南华族,山东世族有文有武,关陇贵族基本上专精于武,江南华族专精于文,在此之上最牛掰的就是五姓七宗,***都想和这五姓七宗结亲,五姓七宗是清河二崔、范阳卢氏、赵郡陇西二李、太原王、荥阳郑,这七家,其中崔氏和李氏有两家,所以是五个姓。
李唐建国后,李氏皇族为了粉饰自己,说自己是陇西李氏,但现代学者认为李唐是赵郡李氏的破落户,但就这样,出身也很不错。
五姓七宗非常牛掰,可以说是真正的贵族,两个家族有唐一代一个家族就出了十多个宰相,现在说的贵族都不叫贵族,老百姓都瞧不起,精英知识分子也瞧不起,真正的贵族就是像五姓七宗这样的,整个社会都以结亲为荣,唐朝有个宰相生平三大憾事之一就是没有和五姓七宗结亲。
唐朝社会的等级结构是,五姓七宗,然后是关陇贵族,山东世族,江南华族,除了上述五姓七宗外,最显贵的当属关陇八柱国,就是宇文泰 、 元欣 、李虎、 李弼(后代被杨广灭门) 、 独孤信(凤凰家族,一代出了三个朝代三个皇后) 、 赵贵 、 于谨 、 侯莫陈崇 的后代,其中,李唐就是李虎的后代,然后是一些其他的贵族,比如十二将军家族,杨坚就是出身十二将军,独孤皇后出身八柱国,比李唐高一级,所以杨坚同志经常遭受家庭暴力,长孙氏,窦氏,北齐后裔的高氏,萧氏,等等,很多,总的来说唐朝的贵族之所以叫贵族,不是因为特权,而是因为垄断了知识,家族里人才辈出。
唐朝开国后,因为李渊任人唯亲,当然得承认,有任人唯亲的资本,所以整个武德年间,几乎所有的政治势力都是以李氏为领头的,主要就是东宫和秦王府,然后不是齐王府,齐王府在天下未平时什么都不是,接下来是平阳公主府,没错,因为人家两口子都能带兵,平阳公主还是嫡出,根儿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文化常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文化常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