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毛笔由来和历史,唐朝毛笔由来和历史故事

kodinid 2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毛笔由来和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毛笔由来和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毛笔又叫什么?
  2. 古代挂毛笔的叫什么?
  3. 毛笔起源于什么时候?书法和绘画用的笔有什么不同?

毛笔又叫什么?

1、毛颖。颖,就是笔锋。唐代大文豪韩愈作有《毛颖传》。

2、毛锥子。五代史《史弘肇传》:“安朝廷,定祸乱,直径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

唐朝毛笔由来和历史,唐朝毛笔由来和历史故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管城子。韩愈《毛颖传》中说,“聚其族而加束缚写,秦始皇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城,号管城子。”译成白话就是说把它同类(兽毛)聚集一起并缚扎起来,秦始皇叫蒙恬洗干净,然后封在管城(毛管)里,所以叫管城子(也叫管城侯)。

4、墨曹都统。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征集:薛稷(唐著名书家)封笔为墨曹都统、黑水郡兼亳州刺史

5、中书君。秦始皇封蒙恬于管城,并累拜中书之故,后人遂别称笔为管城子或中书君。钱钟书先生的笔名就叫做“中书君”,他的著作《管锥编》中“管”即“管城子”,“锥”即“毛锥子”,也是笔的意思。钱钟书先生以笔作笔名,以笔作书名。

唐朝毛笔由来和历史,唐朝毛笔由来和历史故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白居易称笔为“毫锥”,故《寄微之》诗云:“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

7、陆游则称笔为“毛锥”,其《醉中作》诗云:“驿书驰报儿单于,直用毛锥惊杀汝。” 此外,毛笔尚有“龙须友”、 “毫州刺史” 玉管等诸多雅号。

古代挂毛笔的叫什么?

古代挂毛笔的叫:笔架、笔搁。

唐朝毛笔由来和历史,唐朝毛笔由来和历史故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笔架亦称笔搁,汉族传统文房用具,放在案头,用来架笔的工具。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南北朝时就已有笔架的记载,但传世品还不曾发现。唐代笔架流传下来的极为罕见,但从文献来看,此时的笔架已经成为文房的常设之物。宋代笔架传世品和出土物较多,材质多样,有铜、瓷、石等,其形多为山形。到了明代,笔架成为文房中不可或缺之物,其材质更加多样,不但有珊瑚、玛瑙、水晶,还有瓷、玉、木等。清代笔架更胜明代,材质有玉、紫砂、水晶、铜、木、珐琅、象牙等,而以自然之物最为名贵。

毛笔起源于什么时候?书法绘画用的笔有什么不同?

毛笔(Chinese brush,writing brush),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有玉管、翠管等雅称,被列为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一。毛笔是汉族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汉民族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几千年来,它为创造汉族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促进汉民族与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笔初用兔毛,后亦用羊、鼬、狼、鸡、鼠等动物毛,笔管以竹或其它质料制成。头圆而尖,用于传统的书写和图画。毛笔是汉民族对世界艺术宝库提供的一件珍宝,有着悠久的历史。绘画和书法的不同

绘画和书法的创作过程,书写创作和学习方式各有所异。绘画的画法一般都更加注重可塑造性和可修改性。即使这一笔失败了,但是并不致命,还有其他的画法可以修改和遮掩过去。被修改了很多次的油画《开国大典》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在书法同样的一笔失误与修改将带来不能想象的后果。如果一个笔画写的差了,会带来蝴蝶效应,导致这一个字几乎就是失败的。任何描作、钩填等做手脚的加工,都会让这个字变得更加奇怪。

过去的说法是秦朝大将蒙恬所造,据说他征战时射猎得兔,后来发现兔毛合适做笔,就造出了毛笔。

实际上蒙恬更可能是毛笔的改良者而不是第一个创制者,因为从发现的甲骨文里面就发现了,有些甲骨文不是雕刻的,而是用毛笔写上去的。而且“笔”这个字出现很早,这个字是个会意字,下部分原来写作“聿”,很像毛笔下垂的样子。

所以毛笔的产生很早,最起码商朝已经出现。至于更早则还没有发现什么证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毛笔由来和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毛笔由来和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毛笔 笔架 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