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朱棣如何继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朱棣如何继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朱棣死后谁即位?
朱高炽登基
明成祖朱棣死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继位,朱高炽是朱棣和皇后徐氏(徐达长女)的长子,就是明仁宗,年号洪熙,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
朱棣建故宫过程?
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乐四年,也就是1406年下诏营建故宫。修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永乐四年开始备料,而第二阶段就是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六月开始动工兴建,历时14年,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完工。
紫禁城是如何建成的?紫禁城建造的准备工作就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里,朱棣北伐草原,西下南阳,而以工布尚书宋礼为首的大臣们则离开京城,足迹踏遍全国,广寻材料。他们深入森林,其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历经万难去***伐最好的金丝楠木,后又借助水力将楠木运到北京。
木材有了需要砖石,工部发现苏州一带土质优良,烧制有方,朱棣特赐封为御窑村,生产大殿所需地砖,又称金砖。而保和殿后方御路正中的石陛是一整块艾叶青石,长十七米,重达两百多吨。这块巨石来自北京良乡,数万劳工寒冬时在道路两旁每一里左右挖井,用井水泼地,形成冰路,前拉后推,利用冰路将巨石运到工地。最后雕成石陛。此外,由山东临清生产建筑用砖,每一项原料无不精益求精,紫禁城可谓是倾天下之力,而它之后的建设更是呕心沥血。
1406年,在朱棣的指挥之下,数十万民工和官兵开始营建紫禁城。他们将原皇城内的建筑拆除,百姓外迁,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开始建设。民工们刨掉元皇宫整体地基,用生石灰和粘土混合的灰土与碎砖层叠回填,还在地基撒煮好的糯米与白矾,如此不计成本的做法,让地基变得十分坚硬,最深处达八点五米,完全避免了沉降隐患。紫禁城宫殿便是建设在这巨大的地基之上。
为了方便建设,还兴建了琉璃厂等五座加工厂,源源不断地输送宫殿成品用量。在地基周围,民工挖掘护城河,并将土方垒在一座山丘上,经巧妙设计名为万岁山,现为景山。万岁山下面正是元朝皇帝的寝宫。这也正是为了压制前朝的气运。十四年之后,紫禁城正式完工,其工程量之大,后人难以想象。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凝聚在这工程之上,朱棣走向宝座,一个崭新的盛世来临了。
燕王死后谁继位?
明成祖朱棣死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继位,朱高炽是朱棣和皇后徐氏(徐达长女)的长子,就是明仁宗,年号洪熙,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
众所周知,明朝最开始都城是在南京,朱棣靖难之役后,登基为帝,将都城从南京迁回了北京。
值得注意的是,朱高炽继位为帝后,曾一度想将都城再迁回南京,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件大事,但是,后来为什么又没有迁都成功呢?
朱高炽作为朱棣的长子,生性沉稳安静,喜欢读书,也许是因为久坐读书,导致缺乏运动,朱高炽身体非常肥胖,而且,体质也比较弱,导致行走不便,经常需要两个人搀扶着行走。
所以,这位胖皇帝,继位不到一年,在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皇帝宝座还没焐热,就去世了,可能就和他的身体素质有关,朱高炽死时只有四十七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有点可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朱棣如何继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朱棣如何继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