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保卫战,明朝战争一览表

kodinid 1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保卫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保卫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请问下明朝有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2. 明代北京保卫战,于谦为何选择“出城迎战”而非“坚城死守”?

请问下明朝有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1.朱元璋力挫群雄,灭元,建立明王朝

2.维护统治,取消丞相职位。发生洪武四大案。

明朝历史保卫战,明朝战争一览表-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建文帝削番集权,明成主南下“清君侧”

4.朱棣灭方孝孺十族

5.永乐迁都北京),修书(永乐大典),郑和七下西洋

明朝历史保卫战,明朝战争一览表-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朱棣,建内阁制,启用锦衣卫,建立东厂。

7.三杨辅政,仁宣之治!

8.土木堡之变,于谦回京力排众议,坚持守城,废旧立新!

明朝历史保卫战,明朝战争一览表-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9.朱厚照爱玩,喜欢自己封官。几百年以来被芳为反面教材。

王明阳心学集大成者

诚谢邀请。明朝的重大历史***主要有以下:

1、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应天府。

2、1380年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设六部

3、1399年建文帝进行削藩,燕王朱棣起兵反抗,至1402年燕军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史称靖难之役。

4、1403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史称北京。明成祖于1405年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同其它国家的联系。

5、1449年,明英宗亲征蒙古,酿成土木堡之变。

6、明朝中期,倭寇猖獗,戚继光开始抗倭

7、明神宗时期,大太监忠贤祸乱朝纲。

8、1644年,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1662年,南明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

9、1683年,清军攻入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灭亡,明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来之不易的大明江山,朱元璋还改革了行政机构。在中央,朱元璋废除了自秦汉以来存在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朱元璋废除了元朝的行省制度,改设布政司,按照皇帝的意思管理地方政务。同时,还在地方设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别管理军事和司法。在军事上,朱元璋创立了卫所制,在全国重要的军事地区设卫,次要地方设所。将大都督府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管理军政,卫、所均受五军督府限制。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并把一直发展的君主专制推向顶峨

明代宦官专权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宦官控制很严,,朱棣还设立了由亲信太监掌管的特务机构——东厂。专门缉拿“要犯”。东厂只对皇帝负责,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不必经司法机关批准。但在当时,皇帝还亲自掌管朝政。宦官尚且不敢擅权。

 

厂卫

“厂卫”,是明代特务机构的总称。“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等,是明代以司礼监宦官为首领的内廷特务组织。“卫”指锦衣卫,是明代皇上侍卫之一。锦衣卫大都隶属于厂。厂和卫都自设监狱,它们之间狼狈为奸,相互勾结,对天下臣民进行严密监视和残杀,实行恐怖统治。“厂卫”是宦官专权的工具,是地主阶级镇压人民的暴力机构。

东厂

司礼监

明代宦官机构设有“二十四衙门”,其中权力最大的是司礼监的太监。其职责为提督太监管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钤束长随、当差、听事各役、关防门茶、催督光禄供应等事。皇帝的最后意见。都要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用红笔批写在奏章上,

明代北京保卫战,于谦为何选择“出城迎战”而非“坚城死守”?

1449年土木堡之变,大明皇帝英宗被俘,随英宗前去的明军主力遭到重创。当年八月,消息传回京师,巨朝震动。当大军压境、满朝文武商议迁都时,唯有兵部侍郎于谦力主保卫京师。并且,他将亲自出城迎战。

▲于谦

于谦力保京师的决定已经让一些大臣难以接受了,而出城迎战更是一个不能理解的做法。毕竟,当时的北京城是十分坚固的;外加有22万士兵坚守,坚守城池是问题不大。况且瓦刺骑兵的实力强大,也没有必要硬碰硬。坚守一段时日,让他们知道北京的城池十分坚固,就不会再对这里进攻了。还有一种想法是:坚守一段时间,等到他们耗尽了力气,就可趁机出城反击。唯独于谦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他认为出城迎战才有生路。

首先,在于谦看来坚城死守只能是坐吃山空。坚城死守,就是几乎要把22万士兵全部安置在京城内。北京城本身就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再加上这些士兵,其数量远超22完之众。如果对方***取拖延战术,刚开始问题不大;但时间一久,京城内储备的粮食总有一天会耗尽。如果外面的粮食进不来,就只能等着坐吃山空;待到粮食耗尽,城内必然会哗变。因此只能出兵一战,杀出一条血路,京师才能保全。

▲北京保卫战示意图

其次是防线太长。北京城这座城的特点就是成高池深,看似每个地方都是坚固无比。但是城池有其的优势,也会产生劣势。当时的北京城周长45里,共8处外城大门。即便明军坐拥22万人,但分到每个城门、每段城墙之上就会显得捉襟见肘。毕竟,城外17万瓦剌骑兵的机动性远比城内的守军要好。当不能准确推断他们的主攻点时,明军在每一处城门的守军人数都处在相对劣势中。

而且当时瓦刺的攻城能力很强:经过多年的边境贸易积累,火器大炮已经有了客观的数量。一旦集中兵力突破一点,明军难以坚守。就算能快速集结其他城门的守军,那么也只是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权宜之计。若瓦剌骑兵抓住这点佯攻一处、打运动战,明军防线很快就会被撕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保卫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保卫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于谦 明朝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