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朝历史的段子,关于明朝历史的段子有哪些

kodinid 4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明朝历史的段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关于明朝历史的段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于谦拍的茶水段子?
  2. 明代野史哪本最好看?
  3. 网上的段子“明朝中期不惹王守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于谦拍的茶水段子?

大明风华》登场了一个新人物——于谦。这个于谦可不是那个会说相声的于谦,而是明朝名臣于谦,那个写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剧中,他醉酒在太子的大腿上睡了一宿,起来也没有跟太子和朱瞻基等人问安,朱棣要求他写边疆策论,这于谦二话不说就开始写,顺便还跟太子讨茶水。别看他样子“目中无人”,他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汉王朱高煦造反的时候,于谦把汉王朱高煦臭骂了一顿。

明代野史哪本最好看?

万历野获编》

关于明朝历史的段子,关于明朝历史的段子有哪些-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著名文学家沈德符堪称大明第一八卦小能手,把他搜集听说到的种种逸闻典故全部写了进去,包罗万象!

可以把它当史料看,当小说看,当游记看,当诗词戏曲集看,当民俗食谱看,甚至是当段子集看!比如下面这个故事

沈德符一个好朋友有次跟自己吐槽,说他被贬官到岭南时,自己的仆人一到傍晚就没人影了。

关于明朝历史的段子,关于明朝历史的段子有哪些-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来他跟踪仆人才发现,原来城外有条河,当地的男男女女不害臊,都在里面光着身子玩水。

沈德符问:你发现后是怎么惩罚他们的?他的好朋友说:哦,每天吃完饭,我跑的比他们还快。

《万历野获编》

关于明朝历史的段子,关于明朝历史的段子有哪些-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说的是明朝弘治年间,唐伯虎被自己的同乡都元敬诬陷,遭到贬黜。

这人本来和唐伯虎私交不错,因误会唐伯虎瞧不上自己,才由爱生恨转为“黑粉”。

后来,都元敬偶然遇到唐伯虎在楼上独坐,悄悄爬上楼梯要去拜访他。

唐伯虎回头一看,怒气上脑,哐就从楼上跳了下去!

摔个半死之后,两人算是彻底绝交了!

正史中一本正经的明代名流们,日常生活中也有着令人啧啧称奇哭笑不得的鲜活一面!

网上的段子“明朝中期不惹王守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主要是因为王守仁是一个几乎没有弱点的人。

他自幼饱览群书,而且文武兼修,既精通四书五经又熟读各门兵法。论文,他科举成绩在全国前几十名,而且据说若非有人嫉妒他从中作梗,很可能是状元;而且他与著名的明代中期文学复古运动“前七子”之一李梦阳关系很好,在文坛地位极其重要;

论武,他在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六年里也是不世出的优秀军事家,不仅精通书面兵法典籍,由于他将自己的哲学思想贯入用兵之道,实战也不含糊。无论是山上的土匪还是叛乱的藩王,折腾无数文臣武将十几年的强敌都能被他在劣势兵力的情况下在最短几个月内平定,尤其是宁王叛乱时王守仁从单枪匹马逃出江西到鄱阳湖奇兵大败宁王,堪称明代奇迹。甚至不少人说文臣用兵没有强过他的(武将里用兵比王强的就很多了,但这句话也并不完全准确,比如之后的徐渭文长);更绝的是他本人也擅长骑射,文武双全用来形容他毫不为过;

论处事,王阳明的哲学功底相信不需要多说,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总结了此前孔孟儒学和程朱理学的特点加以批判改良,一句“知行合一”贯穿他的处事之道,思维灵活、反应迅速且判断极其准确,无论多么危机的情况总能冷静把握事件关键找出解决方法,不纸上空谈;他不仅把哲学代入用兵,也把兵法代入平时为人处事,极其谨慎而狡诈,和他同时代的人几乎没有人玩谋略玩得过他;

论关系,他虽然不结党营私,但是人缘很好,一代权宦张永、当时兵部(后吏部)尚书王琼都是他的朋友,尤其是张永数次在权臣密谋陷害他时透露风声;此外,作为哲学家的王守仁不仅声名显赫而且桃李满天下,就算王守仁自己死了,王学***的力量仍然极其强大,后世很多与王守仁信条相悖的权臣奸党最后倒台很大程度上都有王学门人的助力;

论做人,王守仁的人格也几乎没有任何缺陷,他清廉、正直但不愚蠢,诡诈但不阴险,不收黑钱、不结党,就算要找借口告他也找不到把柄。

这样一个人,谁敢惹?谁能惹?谁惹得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明朝历史的段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明朝历史的段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于谦 守仁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