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唐肃宗,唐朝历史唐肃宗简介

kodinid 2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唐肃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唐肃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肃宗皇帝?
  2. 唐肃宗登基哪一年?
  3. 唐代时文人入墓的特征
  4. 辅佐唐肃宗的和尙是谁?

唐肃宗皇帝

唐肃宗李亨唐玄宗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756年至762年在位,共在位6年。肃宗是位乱世天子,他继承了天宝盛世的成果,在致力平叛的同时尝试解决天宝以来政治经济体制运作中的各种弊端,并为身后的帝国打下了一定基础。当然,由于他的主要精力在平叛,无法对后宫宦官势力的膨胀进行限制,反倒给安史之乱后的重建留下了难消的隐患,这是肃宗个人的不幸,也是大唐帝国的悲哀。

唐肃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出生于长安,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756年-762年在位)。安史之乱起,他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756年,李亨即位后,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安史,先后于至德二年(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762年病死,时年52岁,庙号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

唐朝历史唐肃宗,唐朝历史唐肃宗简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肃宗登基哪一年?

唐肃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载(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唐代时文人入墓的特征

特征:1、墓穴多***用砖室。土洞墓已降为低级官吏或平民所用。一般的官僚,其墓室都为单室。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以外,有时还设简单的前室。成王李仁墓、章怀太子墓及“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则都有前後两室。

2、从初唐盛唐贵族、官僚墓中流行壁画。一般是墓道前部两壁各绘青龙、白虎。墓室顶部绘日、月、星辰。其他则有鞍马、明驼、牛车、列戟、步骑仪卫、属吏、男女侍者以及乐舞伎等,各绘在墓内的相应部位。其内容和规格视墓主人的身份而有所区别。

唐朝历史唐肃宗,唐朝历史唐肃宗简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安史之乱以後,唐代墓葬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是墓的构造简化,短而狭的竖井式墓道代替了斜坡式的长墓道,因而天井和壁龕也不见了。墓室的规模缩小,壁画亦十分罕见。陶俑的数量减少,制作粗简。天王俑和镇墓兽越来越简化,在有的墓里已不用,只有十二时辰俑仍较流行。

唐大墓的墓道较长,接近墓室部分掏成隧道,并在顶部开通几个天井,以象征宅第的层层院落。在墓室的砖面和墓道两壁绘壁画,内容有墓主人男女侍者门卒和武装骑从行列以及四神图和天象图。

墓穴多***用砖室﹐土洞墓已降为低级官吏或平民所用。一般的官僚﹐其墓室都为单室。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以外﹐有时还设简单的前室。成王李仁墓﹑章怀太子墓及“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则都有前後两室

唐朝历史唐肃宗,唐朝历史唐肃宗简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辅佐唐肃宗的和尙是谁?

李泌(bì)(722年-789年4月1日),字长源。祖籍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辽阳),生于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唐朝中期政治家、谋臣、学者,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

李泌出身辽东李氏,自幼聪颖,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太子李亨的属官。后遭宰相杨国忠忌恨,只得归隐名山。安史之乱时,李亨即位于灵武后,召李泌参谋军事,宠遇有加。不久又被权宦李辅国等诬陷,再次隐居衡岳。唐代宗即位后,再被召为翰林学士,接连受宰相元载、常衮排挤,被外放至地方任职。唐德宗时入朝拜相,参预内政、外交、军事、财政等方面的筹划,对内勤修军政、调和将相,对外联结回纥、大食等国遏制吐蕃,达成“贞元之盟”,使边陲安定,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贞元时期唐帝国的稳定。累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封邺县侯,世称“李邺侯”。

李泌博涉经史,精研易象。善作文章,尤工于诗。有《李泌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唐诗》录其诗四首。

贞元五年(789年)李泌病逝,享年六十八岁。获赠太子太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唐肃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唐肃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唐肃宗 李亨 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