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唐朝巡抚是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唐朝巡抚是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有没有巡抚这个官职?
2、简介
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清代,地方大员的品级为: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从一品,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正二品;巡抚,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总督官衔略高于巡抚,前期督权远过于抚,如两江总督按例兼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而末期安徽、江西两抚即不再听命于总督。北周与唐初均有派官至各地巡抚之事,系临时差遣,“巡抚”亦未成为官名。
滕王阁是谁建的了?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
今天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四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西域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到底是一个隶属中央的行政区,还是在西域诸国中作为中原王朝军事存在的代表?
世人皆知郭子仪为汾阳郡王,却不知子仪公家族还有一位铁血郡王,那就是子仪公之侄郭昕,唐德宗时爵封武威郡王,官拜安西大都护兼安西四镇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左仆射(正宰相)。
郭昕,郭子仪的侄子。郭昕之父郭幼明,是郭子仪的同母弟。唐肃宗末年至唐代宗永泰年间,吐蕃不断侵入大唐西部边疆,郭昕奉命巡抚河西、安西等地。
安西都护府是一个充满了骄傲与荣光的名词,作为唐帝国西垂的国之利刃,巅峰时期的安西都护府在长驻兵力只有两万多人得情况下,便能威慑西域四百余国,且一直保持进攻态势,还多次跨过葱岭远征,与***帝国等决战中亚,彼时的中华武功之盛,可谓亘古未有。
当郭昕来到安西从军时,他还是一位满怀热望的毛头青年,盼着在***最精锐的安西军里开疆拓土。不想晴天霹雳,安史之乱骤起,国难肆虐中原,一批批的安西精兵,也不得不调转东向,奔赴国难。接到命令后,最先有三支军队驰援唐肃宗: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的7000精兵;骠骑大将军李嗣业的5000精兵;左右金吾卫将军马磷的3000精兵,共计15000名的西域将士参与平叛!
郭昕,却奉命留下坚守,成了万余安西留守部队的一员!
西北驻军的内调对唐朝而言,则是一把双刃剑。西北驻军的回调,为安史之乱的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也使唐朝在西北的防御力大为削弱。吐蕃对河西走廊本觊觎许久,只是无奈唐朝长期屯驻重兵防守河西走廊,才无法得手。
此时唐朝将河西走廊与驻防西域的守军调回平叛,对吐蕃而言简直天赐良机,于是吐蕃趁机出兵,攻下河西走廊。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唐朝在丢掉了沟通本土与西域的河西走廊后,却依然控制着更为遥远的西域。只是此时的西域,在吐蕃的步步蚕食下,只剩安西四镇与北庭两地,更因河西走廊的沦陷,早已和李唐中央失去了联系,成为了一块名副其实的“飞地”。
作者:金满楼
从历史记载来看,在汉武帝时期的张骞通西域后(公元前130年左右),丝绸之路和西域才真正被西汉王朝所重视。
但由于实力和地域的原因,在近半个多世纪后,即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才在西域设立都护府,骑都尉郑吉被任命为第一任西域都护,驻扎地点为乌垒城。
根据《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下》的记载,“乌垒,户百一十,口千二百,胜兵三百人。城都尉、译长各一人。与都护同治。其南三百三十里至渠犁。”
而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的记载,“西域都护加官,宣帝地节二年初置,以骑都尉、谏大夫使护西域三十六国,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一人,司马、侯、千人各二人。”
也就是说,西域都护府所掌握的兵力仅仅为300人,而西域都护的官职、地位也仅仅与太守(郡太守是两千石)相当,并不显赫。
从这个意义上说,西域都护府很可能只是西汉派出的带护卫队的使馆机构,谈不上真正对西域有实质性的控制。而其能否发挥作用,很大程度又与西汉的强大与否相关。
如《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传上》说的,“神爵二年,乃因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于是徙屯田,田于北胥鞬,披莎车之地,屯田校尉始属都护。
感谢邀请。
西域都护府的性质是双重的,你所说的两种情况都存在。首先,西域都护府设于西汉宣帝时期,置西域都护,负责管理西域地区的行政、军事、赋税事宜。从行政归属说,西域都护府是一级行政单位,负责管理西域三十六国。西域都户由中央***管辖,受中央***调遣。但西域都户在辖内具有极大的自主性,与内地行政长官所不同,他管理西域诸事务,处理西域诸国的矛盾与分歧,甚至可以决定国家的存亡,因此权力是非常的。另一方面,西域都护府也承担着接受西域诸国赋税,礼拜的重任。各国家的质子大多通过西域都户送到中央。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例如汉与东罗马帝国的交流的官方文书,也是必须通过西域都护府上报中央。
简单的说就是特殊的行政区
类似于满清的库伦将军,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这类的军政组织。
因为所在区域特殊,军事上的存在远大于行政上的存在。
首先,隶属于中央是肯定的,但便宜行事的主动性很大,更多的是及时处理好临时出现的军事现象,其实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端倪,都护,就是保护,护卫的意思,保护来往的商队和使者,将这片疆域牢牢的控制在手里,防止类似于外部势力的渗入,这在当时主要指匈奴和突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唐朝巡抚是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唐朝巡抚是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