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真实版明朝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真实版明朝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没有自己的史官吗?为何明朝历史被清朝黑的一塌糊涂?
明朝也有自己的史书,有记录皇帝日常工作生活的《起居注》,也有记录历史的《实录》。
而我们今天看到的二十四史,一般都是后一个王朝为前一个王朝编撰的史书,由于上一个王朝已经灭亡,因此这套史书编著的比较系统,内容也非常丰富。
既然是后一个王朝编著的历史,那必然含有一定的政治因素,比如自己代替前朝,是天命,是民心等等。
至于明朝历史为何被清朝黑的一塌糊涂,不知道从何说起,如果你看过清朝编著的《明史》,你就会这样说了,清朝由于是少数民族的王朝,因此清朝编撰《明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笼络汉人士族之心,因此把明朝皇帝写的都不错,在《成祖本纪》中还说“治隆唐宋,远迈汉唐”,但明朝到底和汉唐谁强谁弱,我们心里其实都是明白的。但明朝遗民汉族士人看着爽就好,野史中记载的朱元璋弑杀在《明史》中基本没有提到,著名的朱元璋送徐达吃老鹅的故事,要想黑朱元璋,完全可以引用在《明史》当中,但也没有说,连英宗这样典型的昏君,都评价为较为正面,写道“有治平之象”,连被瓦剌俘虏,都写成“英宗北狩”,反而是明代自己的史书,无底线的在黑明朝,什么蛐蛐皇帝,都是明代自己人的小说笔记自己记载的,再看《明史》评价所谓的蛐蛐皇帝,没有一句负面的。为了给明朝的***背锅,还搞了一套《奸臣传》。
至于为什么如今我们觉得明朝的历史那么黑暗,原因是两个,一个是明清民间野史确实黑明朝的多,二是明朝确实有不少黑点可以黑。
明朝是有史官的,而清修《明史》并没有黑明朝。有这样认识的人基本上是人云亦云,或者是为了黑而黑,就是纯粹的看不上清朝。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对比,比一比就知道谁在黑了。举几个大家比较熟知的历史事件让大家自行判断。
第一朱标的出生之谜?
据明朝编纂的《南京太常寺日志》记载,太子朱标并非马皇后所生,而是李淑妃所生。但李淑妃他爹是朱标出生后才投奔朱元璋的,况且朱标出生时李淑妃才八岁左右,怎么可能生下朱标?
《明史》记载朱标和生母存疑的朱棣同为马皇后所生。
第二应州大捷死亡人数之谜。
- 应州大捷大概的情况(就不细说了)就是蒙古小王子率领五万铁骑犯大同,正好碰见了偷跑出来的,自称威武大将军朱寿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朱厚照率领五万明军和蒙古军队鏖战一天多,并亲自上阵杀敌手刃一名敌军,击退了蒙古小王子。但最后双方的伤亡数字就有点意思了,《明武宗实录》记载“蒙古军阵亡16人,明军阵亡52人”双方十来万人在一起打了一天,而明武宗还亲***了一名敌兵,结果加在一起死了不到一百人。你可以想一想。
- 而清朝人大概也和你一样不相信这种奇葩的事,但又找不到具体的伤亡数字,所以《明史》直接选择不写伤亡数字,只写战斗的过程。
- 第三方孝孺灭十族事件
- 方孝孺灭十族最早的出处是祝枝山写的《野记》,之后有一些民间的,半官方等等记载则越写越邪乎,说方孝孺被杀十族,共计873人,最后只有一幼子逃脱,隐姓埋名存活于世。
- 而《明史》并没有说过方孝孺被杀十族的事,只说他被夷其族(大概率是只有父系亲戚跟着吃瓜烙了),并没有说夷了几族,杀了多少人。
- 至于其它的比如火烧庆功楼,送徐达蒸鹅什么的,《明史》根本就没说过。所以大家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看看《明史》,自己做出判断,看看到底是不是在黑明朝。
这是多无知的人才能提出这种问题?无知也要有个限度吧?@农民有话 你这位提问者,你真的看过明史么?你对明史的认知是不是只限于“明史”这两个字啊?建议你看看明史,到底是美化了明朝还是黑了明朝,用一句电视剧里的台词就是:中国农民这么多,怎么就这么倒霉有你这么个败类?
把无知当卖点,人***也是无敌
明朝有自己的历史还很多,比如《明皇从信录》比如《明朝记事》《明皇典要》《崇祯朝记事录》《皇明事法录》《皇明资治通记》《明末记事备》《明记编年十二卷》等等带明的一百多本记事书籍,可惜都被清朝修明史,和乾隆修四库全书全毁掉了,甚至有人私下记下的史书《明末记事》等也被满门抄斩,毁掉。除了纪事类,如《天工开物》《明军武备志》等军事科技类书籍,只因为里面带了夷狄字眼,统统被毁。
有兴趣的可以搜搜《四库禁毁书丛刊》看看乾隆到底毁了多少书,易中天骂乾隆是王八蛋有道理的,这厮借修四库全书,毁书篡书无数。以至于我们现在看到的明史明实录都是清朝经过层层筛选篡改过的。
下面我发几张《四库禁毁书丛刊目录》记载被四库全书毁掉的书名目录,这只是一小部分,后面还有一大堆被毁掉的书名目录。
为什么有人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差劲的王朝?你怎么看?
近年来,对明朝否定性的评价很多。甚至有人说,明朝是一个三无朝代: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的意思,就是说,明朝君王不行,文官不行,武将也不行。既然啥也不行,明朝就是一团漆黑。
那么,这种对明朝的否定,究竟对不对呢?
咱们先要搞清楚,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黑明朝?明朝有什么值得人黑的地方?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最为突出。
(朱元璋剧照)
明朝建国以后,从朱元璋开始,就不断地在中央集权上穷尽办法。尽管中央集权从秦始皇时代就已经开始了,而且一代比一代更厉害。但是,真正把中央集权推向***,让皇帝变得至高无上,到了封神变圣地步的,却是从明朝朱元璋时期开始的。朱元璋除了杀功臣外,取消宰相机构,直接对六部发号施令,就是一种让中央集权极端化的根本做法。取消宰相,皇帝忙不过来的时候,他就设置了内阁。这个内阁,和之前的宰相其实是不一样的。内阁的官爵很低,只是五品官,直接听命于皇帝,是皇帝的秘书。皇帝发布了什么命令,就通过内阁传递出去。这样的做法,就使得皇帝变得为所欲为。
由于皇帝的权力实在太大,谁也没办法牵制他。因此,皇帝明显缺乏竞争力。只要当了皇帝,就根本用不着认真读书,用不着励精图治。
我们知道,如果在丛林之中,某一种动物要能够生存下来,必然经过艰苦的训练,使得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是皇帝没有什么人和他竞争,他是跳出“食物链”的,是没有“天敌”的。自然,他的能力就退化了。
这么一来,认为明朝没有明君,这个话也说得过去。
(倭寇之乱)
明朝时期,西方进入了大航海时代。西方人不断探索世界,寻找未知领域。
明朝最差劲不敢说,起码是一手好牌打了个稀巴烂。明朝“养蛊***”培养下,后金强势崛起。
在明朝东北设立卫所之前,女真社会还处于原始部落时期。其实明朝啥也不干都行,女真原始部按着正常轨迹缓慢发展,不会有大乱子。明朝一系列瞎折腾的政策,硬生生培养出自己的“掘墓人”。明粉先别着急骂,听尔朱少帅给唠唠。
明朝干了些啥事?
给部落酋长为封官加爵,并且世袭为官,这就让一部分女真酋长的家族,成为最早富裕起来的那拨人,进而分化出特权阶级,出现强大势力的部落联盟。
为了显示明朝“天朝上国”权威,强迫女真各部落进行朝贡。明朝通过“朝贡”,检验各女真部落忠诚度,这本来没啥问题。
关键是,明朝为了面子工程,朝贡贸易中,赏赐给女真部落的价值远远大于进贡的。这下得嘞,女真各部落隔三差五就来进贡。名义上是进贡,实际上是沿路在明朝白吃白喝,还能通过“朝贡”赚回大量真金白银。
以“朝贡”为名,每年成千上万女***到明朝打秋风,明朝那银子可是哗哗往外流——这哪是女金部落给明朝进贡,分明是明朝给女真上贡嘛。
本来规定一年一次或者几年一次朝贡,女真为了银子,各女真部落一年几十次来朝贡,明朝为了面子也就放任了。三五十年过去,女***也开化了,也养肥了。
明朝财政却受不了了,朝廷赏赐花钱和地方招待也花钱,支出银子哗哗的——不止女真一家这样,蒙古、朝鲜、日本、琉球......所有属蕃都在明朝吸血。
到明朝六任皇帝朱祁镇([_a***_]),明朝就发放“敕书”,想要限制女真部落不断吸血。“敕书”就是朝贡和马市凭证,没敕书的一律不接待,不可以入境。
明朝是历史上最差劲的王朝?这个说法显然不太合理。
明朝作为中国大一统的朝代,还是很不错的。一是有骨气,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二是海军一度世界最强大,郑和七下西洋,扬了国威;三是赶走了蒙古人,重树***尊严;四是盛世比较多,经济发展,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流入中国,等等。
明朝二百多年历史,还是有很多不错的发展的,比如洪武之治、永乐盛世、隆庆新政、万历中兴等。农业方面,万历时期的耕地面积就已经高达七百万顷,即使后世的康乾盛世也未取得这样的成绩。商业方面,虽然明朝整体国策重农轻商,但其实明朝的商业同样极为发达,尤其是由于商业税较低,所以工商业的发展其实极为迅速。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明朝白银持有量达到全球的三分之一,更是一度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在文化层面的发展也极为迅速,尤其是***的兴起和戏曲的发展,“四大名著”其中有三部都出自明朝,戏曲《牡丹亭》更是号称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诗文数量浩如烟海,不仅作家众多,而且各成流派,绘画的艺术也极高。
明朝的水师,也曾一直占据着世界第一海军的称号,大明水师无论面对荷兰、葡萄牙和日本等强大海军,都很很多优势,还曾多次战胜这些国家的海军。所以明朝绝对不是个差劲的王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真实版明朝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真实版明朝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