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唐朝历史去日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学唐朝历史去日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学习唐朝时处于什么时代?
唐朝时,日本处于大化年代,七世纪后半年代和萘良前半期年。开始时日本处于比较落后的时期。由于日本大量的派遣留学生以及中国的技术大量流入日本,日本的经济开始繁荣发展,政治进一步成熟。
平安时代,大化改新。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唐朝政治和经济体制学习,[1]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大化革新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隋唐时期日本委派什么人去唐朝?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唐朝时期去日本的僧人是谁?
唐朝时期去日本的僧人为鉴真,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鉴真(688年—763年10月4日),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先后六次东渡日本,传扬佛法。
763年(广德元年)10月4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
鉴真在中、日两国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当其去世的消息传回扬州的时候,扬州僧众全体服丧三日,并在龙兴寺行***会,悼念鉴真。在日本,鉴真也享有国宝级人物的待遇。
1963年是鉴真去世一千二百年,中国和日本佛教界都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日本佛教界还将该年定为“鉴真***显彰年”。
唐朝时期中日有哪些主要的文化交流?
中日文化交流之遣唐使
中日文化交流之鉴真东渡
过渡:除了来往日益频繁的遣唐使,还有六次东渡日本的一位僧人为中日文化交流,
1.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其中历时12年,虽然双目失明,但最终第六次达到日本。
2.他在日本传播佛经,传播中国医药、文学、书法、建筑,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
教师总结:鉴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终到日本,中日两国人民的赞扬与称颂更是表达对鉴真的崇敬之情。
3.中印文化交流之玄奘西行
过渡:鉴真的持之以恒,令人折服,在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玄奘同样,组织“重走玄奘西行路”活动,创设情境,穿越历史,重走西行之路。
从《玄奘西行与归国路线图》中,可以看到玄奘西行路是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最终到达天竺的那烂陀寺游学。
展示《大唐西域记》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玄奘西行带来哪些丰硕成果?
1、语言文字方面
在公元前后,大和民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只有口头语言。后来经过汉文字的传播,公元5世纪后,汉字开始在日本列岛上正式使用。
隋唐时期,伴随着大量的使团、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其成员大多文化素养较高,对文化的理解度和吸收度较好,对于汉文字的学习也更深入。由此日本一些有识之士便着眼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在消化汉字的基础上借用汉字的读音来标记其语言; 借用汉字的训读音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唐朝历史去日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唐朝历史去日本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