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两个明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两个明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有段时期同时有两个皇帝,是哪两个?
正统时期-景泰时期-天顺时期
1.明英宗 哥哥朱祁镇
2.景泰帝 弟弟朱祁钰
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位皇帝。明宣宗长子。9岁即位。初大事权归皇太后张氏,以累朝元老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政务 ,继续推行仁宣朝的各项政策,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张氏死后,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振遂广植朋党,启明代宦官专权之端。十四年,瓦剌入犯,听从王振之言亲征,抵土木堡兵败被俘。成王朱祁钰被拥立为帝,改元景泰。元年(1451年),英宗被释回京,被尊为太上皇,软禁于南宫。八年,武清侯石亨等乘景帝病重发动兵变,迎英宗复位,改元天顺。
中国历代有两个都城的王朝?
因为形势的演变或者政治需要,为了更好地延续政权,很多朝代或先后定都于两个城市,也有同时设立两个都城的存在。
6、清定都北京,同时设有上京;
7、其他例如商多次迁都,唐武周时东迁洛阳不一而足。
明朝,朱元璋虽然***纳了谋臣的建议,但是他对金陵并不十分满意,在一段时间内,他让太子朱标和一些大臣去考察大都(北京),西安,南京等城市,一直到洪武元年八月,朱元璋才下诏以金陵为南京,开封为北京(这个时候还不是大都,大都称北平)。洪武二年,朱元璋又下令以家乡临濠(今安徽凤阳)为中都。由此大明出现了两京一都的格局。
因此南京应天府便是大明的第一任首都,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后,在一段时期内,大明的都城仍旧设立在南京。
但是当时的大明北方仍旧没有平静,蒙古还是时不时的过来骚扰骚扰,朱棣本来就是守卫北方的将军,再加上他更适应北方的生活,以及气候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朱棣就决定把都城迁回北平。
明朝为什么有两个朱高炽?
明朝历史上只有一个朱高炽,没有两个
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出生于凤阳,明成祖长子,母亲为仁孝文皇后,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十个月),年号"洪熙”。
朱高炽生性端重,喜文厌武,以致身体肥胖,屡屡镇守后方,施监国之职。他登基后重用“三杨”等贤臣,减赋税、收开支、赦免罪臣、反冤案,开启了“仁宣之治”。1425年朱高炽猝死于钦安殿,谥为孝昭皇帝,庙号仁宗。
虽然在位时间仅有一年,但朱高炽却称得上一代仁君。他生性仁爱、儒雅、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深得文臣们的拥戴。政治比较清明,***取了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把以前太祖和成祖迫害过的人安抚了一番,重用贤臣良辅,对科举制度也做出了改革,选拔出更多的文人,这种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可以说仁宗朱高炽是对明朝做出了贡献的,是将明朝推向黄金时期“仁宣之治”的开创者,“仁宣之治”中的“仁”指的就是仁宗朱高炽!可惜他在位时间太短无法将政策贯彻到底,可喜他有个好儿子!
明朝只有一个朱高炽,那就是明仁宗,明成祖朱棣长子。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9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5月在位,年号洪熙。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今北京)。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
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寺,阴谋夺嫡;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7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由长子朱瞻基继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两个明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两个明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