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陈友谅历史,明朝陈友谅历史原型

kodinid 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陈友谅历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陈友谅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陈友谅60万大军围攻洪都,为何朱文正能凭借数万人坚守85天?
  2. 《明朝那些事儿》所述陈友谅铁锁连战船被朱元璋火攻,是对赤壁之战的附会还是史实?

陈友谅60万大军围攻洪都,为何朱文正能凭借数万人坚守85天?

有不少答案都写得挺不错,提到朱元璋在占领洪都之后,对洪都城进行了改建,把城墙后退,离江岸有三十步远,导致陈友谅无法依靠巨舰登城,只能命令军队上岸攻城。

也提到了朱文正的守城策略颇为有效,每名将领分兵把手一个到三个城门,而朱文正本人带领两千精锐士兵,随时应援,达到了充分利用有限兵力的目的。

明朝陈友谅历史,明朝陈友谅历史原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过也有几个重要因素,目前的答案都没有提到,还是应该补充一下。

第一,洪都也就是龙兴,原本是陈友谅领地内江西行省的首府所在,因此要负责为陈友谅势力提供大量的军需物资。至正二十二年,朱元璋给陈友谅的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写信,劝他投降。他投降之后,朱元璋来到龙兴进行安抚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取消了陈友谅统治时期的军需供应要求。当时朱元璋命人在城北建筑一座高台,在台上对城民讲话,提到:“陈氏据此,军旅百需之供,尔民甚苦之,今吾悉去其弊,军需供亿,俱不以相劳。尔等各事本业,毋游惰,毋作非,以陷刑辟,毋交结权贵,以扰害善良,各保父母妻子,为吾良民。”因此当地人民都非常欢喜,不愿意再回到陈友谅的统治之下。

第二,朱元璋知道龙兴被夺,陈友谅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因此他除了改建城墙,把原本临水的西墙移入陆地三十步,往东南空旷之处扩展二里之外,还将城墙增高增厚,把护城壕沟加宽加深,为陈友谅前来争夺时守城做好准备。

明朝陈友谅历史,明朝陈友谅历史原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明书》记载陈友谅“空国而来,以兵围城,其气甚盛,号六十万”,既然是号称60万,那么实际上当然没有60万那么多。所谓的“号称”,往往是敌我双方互相迷惑或宣传的需要, 不足为信。曹操南下,号称大军百万,实际上也就二十来万。以这个比例来看,号称六十万大军,实际上应该是十来万。而且《明书》中的记载,说陈友谅“空国而来”之前的一句是 “共载家属百官”,连家属百官都带上了,这号称的六十万大军中真正能打仗的到底有多少人,也就很难说了。

第四,陈友谅的大船虽然在《明史》中描写地非常壮观,说“皆高数丈,饰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马棚,上下人语声不相闻,舻箱皆裹以铁。”似乎装备非常精良。然而根据俞本的《纪事录》则是陈友谅的战舰及军队,质量皆差,因此才会最终失败。

至于还有张子明前去朱元璋处求援等情节,其他答案也提到了,不再多说。

明朝陈友谅历史,明朝陈友谅历史原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文正坚守洪都的事迹告诉我们:千万别惹熊孩子

1363年,朱元璋派侄子朱文正镇守洪都。

在此之前,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纨绔子弟”,不明白镇守洪都这么重要的任务,为什么要让朱文正担任。

朱文正进入洪都之后的所作所为,也让所有人露出理应如此的表情。

他每天都留恋于烟花柳巷,醉的不省人事。洪都的工作人员看了直摇头,真是个大爷,看来是指望不上他了。

可西边的陈友谅决定结束他的好日子:拿下洪都,北上应天,一统江山

如果以个人行为来评定将军的话,那朱文正一定是不合格的。他不是那么爱兵如子,不是那么与民同乐,不是那么勤劳朴素。

但是,优秀的将军在于优秀的大脑和军事素质。

面对陈友谅汹涌而来的60万大军,朱文正将仅有的几万人马全部动员起来,进行殊死防卫。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可想而知他根本没受过啥良好教育,但洪都一站却奠定了朱元璋称霸天下的基础,也造就了朱文正的辉煌。

朱文正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朱元璋却将守城这样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他,可见他不是平庸之辈,后来的情况也为朱文正证明了。

对于朱元璋来说,洪都非常重要,可朱元璋却不在,有什么事情比守洪都还重要。

因为公园1636年的二月,张士诚围攻安丰(今安徽寿县),这里是小明王韩林儿的所在地。此时的韩林儿名义上还是朱元璋的上司,刘福通自然要向朱元璋求救。

而对于朱元璋来说,韩林儿在他心中啥也不是,可他还是救了,因为他认为安丰是个很重要的地方,是应天的屏障。

然而刘基却劝朱元璋不要去,理由有二:一、救出韩林儿后应该怎么安置他。二、如果陈友谅趁虚而入进攻洪都怎么办。

这次朱元璋没有听刘基的话,他轻而易举地击败了张士诚,并将韩林儿带到了滁州,来做他的傀儡。

击败张士诚后,他便移师攻打庐州(今安徽各地)。

同年四月二十三日,果然如刘基所料,陈友谅趁机带人进攻了洪都。他号称带了60多万人,坐着几百艘巨型战舰而来。

这一次,陈友谅信心满满,目标直指金陵,所以他把家眷都带上了。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洪都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教科书般的城市攻防战,洪都即今江西南昌,江西的朋友可以傲娇一下。这本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奇迹最终在洪都发生。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经历一系列混战之后,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堪称元末版「三国演义」。

朱元璋若想一统天下,陈友谅和张士诚是绕不过去的,终究必有一战。恰好此时陈友谅部下胡廷瑞投降朱元璋,陈友谅借朱元璋东征张士诚之际,派大军围攻洪都,洪都保卫战就此爆发。

洪都保卫战本是一场无论如何都无法取得胜利的战役,洪都守军约 2 万人,陈友谅的进攻部队号称 60 万,这是 30:1 的节奏。

朱元璋给洪都朱军的命令是「坚壁挫锐」,「坚壁」是手段,「挫锐」是目的。所以洪都守军的目标是摧毁陈友谅军的锋芒,坚守城池,而不是消灭陈友谅军。

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战略,而且非常清晰,手段和目标明确。

洪都守军的总指挥是朱文正,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侄子。朱元璋老家因饥荒基本上都饿死了,朱文正几乎是朱元璋是唯一的直系亲属。

邓愈是明朝名将,也是开国 6 公爵之一,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另一位守军领袖赵德胜同样如此。

在洪都之战中,朱文正展示出了出色的军事才华和领导艺术,以及整个领导核心年轻,***,热血的特质,最终坚守洪都 85 天,瓦解了陈友谅 60 万军的狂轰滥炸。

洪都之战持续 85 天,在这场战役中,可谓是将士齐心上下同力,才最终造就了洪都之战的辉煌。

《明朝那些事儿》所述陈友谅铁锁连战船被朱元璋火攻,是对赤壁之战的附会还是史实?

是真的!而且是一波三折、惊心动魄的一战!

我直接翻译《明史》吧——

1360年,也就是至正二十年,七月的癸酉日,明太祖朱元璋亲征,去救被围的洪都。

癸未日,太祖的部队驻扎于湖口,并事先在泾江口、南湖觜埋下伏兵,目的是截断陈友谅的退路。同时朱元璋致电信州方面,命其一定守住武阳渡。

陈友谅听说太祖兵到,于是从洪都撤兵,到鄱阳湖迎战太祖。

当时陈友谅的兵力号称60万,大型军舰相互链接,组成战阵,船楼高十余丈,绵延几十里,战旗飘扬、兵戈生辉、护盾叠嶂,看上去像一座座高山。

丁亥日,两军在康郎山遭遇。太祖把兵力分为11队迎战。第2天,戊子日,两军合战。徐达负责进攻陈军的前锋部队,俞通海用火炮烧毁对方几十艘舰船,双方杀伤基本相当。

这时,陈友谅的猛将张定边,乘舟直扑太祖的战船,太祖的船被湖沙所陷,进退不得,形势万分危急。

这时常遇春从一侧弯弓搭箭,射中张定边。俞通海也前来增援,由于他们的战船极速前进,也让湖水快速涌向太祖的船,太祖的船因此得以脱险。

第3天,己丑日,陈友谅悉数派出全部的巨型战船出战,太祖的将领们开的都是小船,战斗中必须向上仰攻,局势很不利,将士脸上都显出惧怕之色。

友谅闻太祖至,解围,逆战于鄱阳湖。友谅兵号六十万,联巨舟为阵,楼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丁亥,遇于康郎山,太祖分军十一队御之。戊子,合战,徐达击其前锋,俞通海以火炮焚其舟数十,杀伤略相当。

这段关于鄱阳湖决战的记载源自《明史》,其间并没有说陈友谅的用铁索将船只相连,只是说陈友谅摆下了一个巨舟阵,首尾相连,连绵数十里,而徐达率先攻击陈友谅的前锋,俘获了巨舰一艘,击毙击伤敌军一千五百人,俞通海趁着风,用火炮击毁了敌船二十余艘。

陈友谅的舟师首位相连,这种“连”并不是指用铁索连在一起,让士兵们在船上如履平地,而没有晕船之苦,毕竟水战的最后阶段,也不过是接舷战,还是要拼白刃的。

陈友谅的大军是南方人,并不如曹操的部队大部分是北方人,所以并没有在舟师上作战的身体反应,这里的连接船只,只是摆阵,集中巨舟或成一字长蛇,或成其他什么阵型,以此统一划齐或进攻或抵御,如果分散开来,各自为战,战局瞬息万变,也很容易被敌人分割干掉。

俞通海的火炮虽然对陈友谅造成了一定的损伤,但实际上这属于正常情况,两军之间打得难分难解,一时间分不出胜负来。而此时陈友谅手下第一猛将张定边直扑朱元璋的座舰,而老朱的座舰也因为突然天气突变,湖面上大风骤起,水急浪涌,被直接刮得搁浅在滩边了。

而其他朱军舰艇也被刮到四散,根本来不及救援朱元璋,老朱舰上三百人顽强抵抗,大部分人战死,张定边大喊:“朱元璋你快投降!”在这万分危机的时刻,老朱的忠心部将韩成站了出来,跟老朱换了衣服,然后直接跳水自沉,汉军见“朱元璋”跳水放松了攻势,而没过多久,常遇春从侧面用弩射中张定边,俞通海也飞舟前来救援。

趁着这个机会,朱元璋座舰上的水手们纷纷跳入湖中,奋力推动搁浅的团头,这才让朱元璋给脱险的。

看吧,这一战打到了这里,差那么一丢丢朱元璋就挂了,然后陈友谅说不定就取得了天下,可惜,老朱命好。老朱脱险后,军心大振,将士们奋勇杀敌,杀到黄昏后,两军收兵,战斗告一段落。

接下来的战斗,其实对朱元璋来说并不是很有利,毕竟陈友谅的军队,无论是从军队规模,还是舟船大小上,都要远胜朱元璋。在战事焦灼之际,郭英建议火攻。但这个火攻,起到的作用并不是直接冲到陈友谅的巨舟上将其点燃,陈友谅的巨舟也不可能因为火攻,就全军覆没,毕竟这只舰队不是曹老板的“连环船”舰队,点燃一艘,也不会导致其他艘被点燃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陈友谅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陈友谅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陈友谅 洪都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