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小册子,唐朝历史小册子图片

kodinid 3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小册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小册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兔园册是什么意思?
  2. 唐人绝句全文?
  3. 从账籍制度和均田制角度入手,浅析唐朝的租庸调制度是如何崩溃的?

兔园册是什么意思?

兔园册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清朝时期,为了纪念宫廷兔子而设计的一种册子。这种册子通常由二十四页或四十八页的草纸或苗纸制成,用金银线装订,上面描绘了各种不同品种的兔子。兔园册的制作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制作,但在清代达到了巅峰。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艺术品,更是富有历史价值文物。现今,兔园册已成为文物收藏家们争相追捧的珍品。

唐人绝句全文?

《唐人绝句》全书22册,一诚堂书店如今保存有21册,一册散佚。书长28.2厘米,宽19.3厘米,有的封面上“唐人绝句”的字样已经湮没大半,略显红色的封面保留了日本室町时代的“丹表纸”样式。从两册打开的册子上可以看出,字体非常大气,端庄秀丽,印刷精良。酒井健彦指出:“这部《唐人绝句》即使不是初版,也是最接近初版的。”

唐朝历史小册子,唐朝历史小册子图片-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庆应大学中国古文献专家高桥智教授介绍,宋代出版业发达,有着高水平的木版印刷技术。《唐人绝句》选用了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字体,“欧体”也被认为是宋版中最美的字体。此前曾发现过以《唐人绝句》为底本的明代书籍,但形态近似初版的宋版还是首次为人所知。

宋版的史书和诗集通过日宋贸易和留学僧传入日本,多被保存于寺院之中。《唐人绝句》的每册都盖有“妙/安”印,据推断应为室町时代留学僧惟高妙安所藏。

从账籍制度均田制角度入手,浅析唐朝的租庸调制度是如何崩溃的?


租庸调

唐朝历史小册子,唐朝历史小册子图片-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租是田租,均田制规定每个男丁有一百亩田,二十亩是永久的,八十亩死后流转,交给国家二石;

庸是力役,唐朝规定是二十天,后来可以用绢二丈替代;

调是家庭税赋,上述租、庸都是针对除鳏寡孤独以外的男丁,户调则是针对一个家庭,收麻三斤或棉三两。

唐朝历史小册子,唐朝历史小册子图片-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租庸调制度图

均田制

北魏文帝迁都洛阳之前,都城一直在平城,统治北方是用类似于一国两制,***在民生上的干预很少,当时北方连年战争人口凋敝,均田制在这种情况下由冯太后(孝文帝母亲)首创,即给每个男丁八十亩地,甚至奴婢和耕牛也有六十亩地,然后按照人头征收税赋。把大片荒芜的土地充分利用了起来,国家开始富裕。

隋唐依旧延续均田制,唐朝取消了奴婢和耕牛还有妇女的田地配额,一个男丁拥有二十亩永久田,八十亩流转田。

帐籍制

类似于现在的户籍制度,中国从古到今一直有这种统计户籍的传承,唐朝是每年一造帐,三年一造籍。户籍册子三年重造一次,一次称一比,存档可以用来和上期的帐籍相比对。州县经常须保存五比,户部经常保存三比,如此地方对户口壮丁变动,可以查对到十五年,户部可以查核到九年。

感谢邀请。

回答问题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下租庸调制。顾名思义,租庸调制包含三个方面,即“租”、“庸、“调”。

“租”,就是交租,在均田制下,每个人丁都会分得一定的土地,这些土地是是租用皇帝的土地用来耕种的,所以每人都要向朝廷交纳一定的粮食,这就是租金。“庸”,通佣,在唐朝制度的规定下,每人每年都要为朝廷服一定的劳役,这时候,如果你不想服劳役或者有其他事情服不了役,这时候你就需要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绢或者布,来代替。“调”,也是另一种税收,需要每人向朝廷缴纳一定数量的绢、绵或麻。


租庸调制在唐初实行的非常好,农户既分得了田地,生活得到安定,朝廷也扩大了生产力,为唐初的繁荣景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为什么在唐后期租庸调制会以失败告终,退出历史舞台呢?应题主所邀,我们从两方面来分析。


第一从均田制的角度分析。首先有一点要肯定,均田制是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在均田制这样的大背景下,租庸调制才得以顺利实施,并迅速成长为国家赖以生存的的基本国策。然后,成也均田制,败也均田制,自租庸调制实施以来,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使得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在不断的增长,然而总的土地就那么多,所以在后期朝廷再也没有多余的土地来分给多出来的人口,到了无田可授的地步。农民都无地可种,更何谈交租纳贡。还有一个原因在租庸调制的实施下,土地开始变得越来越宝贵,一些贵族和地主阶级不断地兼并土地为己用,导致国家用来分给农民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少。一方面人口在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可分配土地在不断减少,两相作用,导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租庸调制走向崩溃。

第二从账籍制度的角度分析。账籍制度说白了就是现在的户口制。朝廷将全国人口登记造册,每一户的人口增减、交租纳贡情况、服役情况都要登记在内,在唐初,由于人口经过隋末战乱有大幅度减少,再加上当时政治清明,所以账籍制度管理比较完善,当时唐朝“每岁一造账,三岁一造籍”。朝廷及地方根据账籍所记对农民进行分田、收租,直至生老病死,账籍都会记载。然而,虽着唐末社会动荡不断,战乱频发,各个地方官都对自己的前程朝不保夕,更没有精力和人力来管理账籍,所以导致后期账籍几近荒废。没有了账籍制度做依据,均田制无法根据真实情况做到授田有均,租庸调制的实施也开始变得混乱起来,并最终走向覆灭。

所以,唐朝的租庸调制与均田制、账籍制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任意一个制度出现纰漏、瑕疵甚至破坏,都会影响整个社会制度的发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小册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小册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均田制 唐朝 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