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建筑文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建筑文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保留至今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年代最早的建筑?
中国现存最早、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先生以及营造学社团队在五台山台外发现了有“中华第一国宝”之称的佛光寺,打破了当时日本学者对于“中国大地上找不到唐代木构建筑”的断言。没想到的是,发现后没几天七七事变爆发,梁林团队与距离佛光寺仅50公里远的南禅寺擦肩而过,让人觉得非常遗憾。
虽然民间出资修建的南禅寺在规模、建造等级上远不及***出资的佛光寺,但是在中国现存的三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中,只有南禅寺的建造年份是7开头。在梁林发现佛光寺的16年后,山西考古人员在一次文物普查中发现,南禅寺大殿虽然始建年代不详,但是可以凭着屋梁上写有“大唐建中三年”的墨迹,据此断代南禅寺重修时间为782年,比佛光寺还要早75年。南禅寺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是佛光寺大殿和南禅寺大殿。南禅寺大殿位于山西五台县西南阳白乡李家庄西侧的土岗上。这座大殿是迄今为止中国大地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其始建年代不详,已知其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比佛光寺大殿早75年。从外观上看,这座木制大殿平面呈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宽11.75米,深10米,为灰色筒板瓦单檐歇山式屋顶,屋面坡度极为平缓,四翼如飞。
南禅寺大佛殿,坐落于忻州市五台县东冶镇李家庄村,在中国大陆乃至亚洲,都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木结构建筑。大殿坐北朝南,四周溪水环绕,林木繁茂,红墙绿树,偏僻幽静。因其偏居乡野,各州府县志及佛教经籍上又鲜有记载,故在存世的1200余年中,得以躲过数十次天灾人祸,其中包括公元845年的“会昌法难”,以及八次可考的五级以上地震。
我国保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是什么?
应该是南禅寺的 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西南的李家庄,离县 城二十余公里。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1200多年。寺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78平方米。寺内主要建设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组成一个四全院式的建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殿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 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称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五代建筑跟唐代建筑区别?
中国现存唐代和五代时期结构完整的木构建筑7座,全部在山西省境内,即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山西平顺天台庵大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山西平顺龙门寺西配殿、山西平顺大云院大佛殿。
唐代和五代时期建筑的主要特点是:斗拱硕大、屋檐高挑、出檐深远;屋脊两端的鸱吻简单、粗犷;柱子粗壮、下粗上细,体现了唐朝人以胖为美的审美取向。从外形上看,这一时期的建筑呈现出朴实无华、雄伟庄重的特点。
南禅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村西侧。南禅寺大殿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是唐武宗“会昌毁佛”前木构建筑唯一的遗存,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南禅寺大殿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现存有北朝祖师塔、唐代东大殿、金代文殊殿等珍贵文物。东大殿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为中国现存唐代建筑的代表作。
佛光寺东大殿
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图像中国建筑史》中写道:“尤为珍贵的是,这座大殿内还保存了一批与建筑物同时的塑像、壁画和题字……在一座殿内竟保存了中国所有的四种造型艺术,而且都是唐代的,其中任何一件都足以被视为国宝。四美荟于一殿,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建筑文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建筑文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