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三大疑案,明朝历史三大疑案是哪三个

kodinid 2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三大疑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三大疑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代奇案菩提观大火真相?
  2. 明福王是怎么死的?
  3. 有谁能说清明朝三大疑案的来龙去脉,并作出简要分析?

明代奇案菩提观大火真相?

内容:明朝永乐年间,河间府宁津县乡绅田诚,当时流行女观清修,孙女田盼儿出家。半年后,菩提观着火,九人被大火烧死。唯独田盼儿活着,但是毁容了。

后来这个故事寓意:因为毁容没有及时心理疏导问题,让他的性格大变,走向了极端道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病急不能乱投医。

明朝历史三大疑案,明朝历史三大疑案是哪三个-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福王是怎么死的?

明光宗朱常洛(1582--1620),汉族年号泰昌,明代第14位皇帝在位一个月。明神宗万历帝长子,母王恭妃。朱常洛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苦熬了三十九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但是就在他即位的第三十天清晨,这位刚要展翅高飞的皇帝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死后谥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于庆陵。

有谁能说清明朝三大疑案的来龙去脉,并作出简要分析?

晚明三大疑案分别是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大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党争,甚至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平民张差在太监刘成、庞保的指引下,手持木棒闯入大内东华门企图攻击太子朱常洛,而这两位太监皆是郑贵妃的贴身太监。

明朝历史三大疑案,明朝历史三大疑案是哪三个-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郑贵妃乃万历宠妃,万历就是为了其儿子福王朱常洵与大臣进行了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

此外,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郑贵妃还曾诅咒太子朱常洛,要知道厌胜之法乃古代统治者最大忌讳。因此,很有理由怀疑梃击案与郑贵妃有关,或者就是她指使的,而万历帝或许也默许了。

案件事发后,受惩罚者只有寥寥几人,张差、刘成、庞保等人。《先拨志始》记载了张差临死所言:“同谋做事,事败,独推我死,而多官竟付之不问。”太子遇袭却草草结案,可见朱常洛有多不讨万历喜爱。

明朝历史三大疑案,明朝历史三大疑案是哪三个-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大明在位最长者万历帝驾崩,新继任者泰昌帝朱常洛继位,同样也刷新了大明记录——在位最短皇帝,也称“一月天子”,导致这一切的根源竟是小小红丸。

泰昌帝朱常洛一朝得势便纵情酒色,登基仅十天便玩坏了身体。生病之后服用内侍崔文升的泻药,病情加重。此后,病急乱投医的泰昌帝服用了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的红丸。服药后泰昌帝似乎“回光返照”,次日再次服用却突然暴毙,史称“红丸案”

所谓“红丸”,又称“红铅金丹”,是朱明皇室专用***。其制法很奇特,据说是取处女初潮之经血,谓之“先天红铅”,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乌梅等药物,煮过七次,变成药桨,再加上红铅、秋石、人乳、辰砂(湖南辰州出产的朱砂)、松脂等药物炮制而成。

泻药含有大黄,属寒性,红丸含有红铅,属热性,两副猛药下去泰昌便驾鹤西去。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泰昌帝朱常洛即位,宠妃李选侍照顾皇长子朱由校迁入乾清宫。一个月后,泰昌帝驾崩,李选侍控制了乾清宫,在太监李进忠(魏忠贤)等支持下,企图逼封为皇太后

明朝三大案,即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个案子一个接一个发生,案件的核心都是号称“一月天子”的明光宗朱常洛,案件的幕后主使都指向郑贵妃。这三个案子虽然都草草了结,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并不存在难以破解、悬而未决的谜团,为什么会被后世称为“三大疑案”呢?

我认为,这三个案子之所以被称为疑案,并不是指案件的侦办、审理存在什么破解不了的疑点,而是指结案后对涉案责任人的处置明显不合常理:案件受害人是先当太子、后登皇位的朱常洛,涉案责任人都是亲近郑贵妃的太监、大臣、宫妃。在古代封建王朝,谋害皇帝或太子,那是十恶不赦的天字第一号滔天大罪,别说灭九族了,诛灭十族都不为过。但结果却是涉案责任人均被轻判,幕后主使郑贵妃虽被揪出,却一直平安无事,既使明神宗早就死了,失去靠山的郑贵妃仍能善终,这就太奇怪了

我们来看看这三大案:

梃击案:1615年5月,一个叫张差的流浪汉闯入东宫行刺太子朱常洛未遂,被抓。朝廷审讯判定张差是疯子,无罪。刑部提牢主事王之寀认为事有蹊跷,再审,张差招供说是郑贵妃心腹太监庞宝、刘成把他送到太***门,让他行刺太子,案子告破。本案的看点是:张差明显是受人指使谋害太子未遂,但审案的浙江官员却一致判定他是疯子,为什么?原来浙江籍官员在朝中叫浙党,浙党领袖方从哲与郑贵妃关系很好,走得非常近。而破案的王之寀是东林党成员,东林党与浙党是政敌,经常明争暗斗,浙党包庇罪犯,东林党势必翻案

红丸案:1620年7月神宗病死,太子朱常洛继位,即光宗。郑贵妃转而巴结光宗,给他送了8个美女,其中就有宠冠后宫的西李选侍。光宗纵欲过度而生病,太医官崔文升给他服用泻药,导致光宗病情加重。鸿胪寺丞李可灼又进献红丸,光宗服用后两天即暴毙。本案的看点是:光宗死后,东林党人说崔文升、李可灼二人曾经是郑贵妃的手下,他俩进献毒药,作为首相的方从哲却没有阻拦,可见方从哲受郑贵妃控制,是罪魁祸首,必须辞职。东林党全力攻击浙党,两党争吵了8年之久,却没有人指出进献毒药的崔文升、李可灼该定什么罪,只把李可灼发配边疆,崔文升贬黜南京。毒杀皇帝却只是贬黜了事,真是古往今来一大怪事

移宫案:1620年9月光宗死后,太子朱由校继位,即熹宗。但西李选侍以太后自居,妄图垂帘听政,明确说要“邀封太后(自己)及太皇太后(郑贵妃),同处分政事”,拒绝搬出皇帝皇后专用的乾清宫。东林党绞尽脑汁把熹宗争取过来,熹宗下旨命令西李选侍搬出了乾清宫。这本来不是一个案件,不过也有看点:熹宗是东林党从李选侍手里抢过来扶持登基的,熹宗本应感恩戴德重用他们才是,没想到仅过了四年,熹宗就按照魏忠贤、客氏的要求,对东林党人痛下杀手,封西李选侍为康妃,颁布《三朝要典》,彻底颠倒了三大案的黑白

由此可见,所谓的明朝三大疑案,根本就不是什么疑案,其实质是明末东林党和政敌浙党、齐党、楚党、昆党的党争,后来浙党、齐党、楚党、昆党都统一到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旗下,变成了东林党和阉党的党争。三大疑案的可疑之处在于:东林党费尽心机,扶持两任皇帝上台,怎么就得不到皇帝的信任呢?势力庞大、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东林党集团,怎么就被新生的魏忠贤阉党轻而易举地一击致命、瞬间摧毁了?东林党存在什么样的致命缺陷,这才是真正的疑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三大疑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三大疑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东林党 泰昌 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