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历史唐朝城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高中历史唐朝城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海在唐朝是属哪里如题,谢谢了?
上海地区,吴淞江以南于公元751年(唐天宝十载)析嘉兴东境、海盐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华亭县。
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第二年改为松江府。
至清代松江府辖有华亭、娄、上海、青浦、金山、奉贤、南汇7县和川沙抚民厅。
吴淞江以北于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设嘉定县,后又析出宝山县。
长江口的沙洲于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镇,1277年升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为崇明县。
唐朝都城长安是个怎样的地方?
唐长安:
唐长安城(隋称大兴城),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伟壮观的都城。它是隋文帝君臣建立的中国古代最宏伟的都城,反映出大一统王朝的宏伟气魄。为体现统一天下、长治久安的愿望,城池在规划过程中包揽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思想观念。“法天象地”,帝王为尊,百僚拱侍。为容纳更多的人口以及迁徙江南被灭各国贵族以实京师的宏伟***,将城池建设得超前迈古,面积达84平方千米,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都城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是当时世界人城之一。
唐王朝的建立后,对唐长安城进行了多方的补葺与修整,使城市布局更趋合理化。龙首原上大明宫的建立,使李唐王朝统治者更加占有高亢而优越的地理位置。站在龙首原上,俯瞰全城,更显一代帝国一统天下的气度与风范。
唐朝末年历史?
唐代中晚期安史之乱后。唐宗室对外臣的控制力渐弱。节使史,刺史有拥兵自重倾向。唐朝廷也无力拔乱反正。不第书生黄巢造反,一举摧毁唐朝最后一点元气,虽被镇压,也耗尽了唐朝实力。最终在风雨飘摇中进入了五代十国。
唐朝末期,经过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朝廷官员中的朋党争吵,朝政越来越混乱。唐宣宗算是一个比较精明的皇帝,也并没有能改变这个局面。
到了唐宣宗死后,先后接替皇位的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音xuān),一味寻欢作乐,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更是腐朽到了极点。
皇室、官僚和地主加紧对农民的剥削,税收越来越重;加上连年不断的天灾,农民纷纷破产,到处逃亡。有的忍受不了苦难,只有走上反抗这条路了。
为什么说唐朝的世界中心是洛阳?
唐朝总共289年,落阳只做了几年的配房,与神经病之都也有脸称大唐,河南人意淫呢[捂脸][捂脸][捂脸][捂脸],隋唐首都和中心一直在西安,洛阳是个小农村,河南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周朝东迁至河南结果春秋战国当了500年看客,汉朝东迁河南结果是三分天下 ,西晋建都河南结果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宋朝定都河南结果被满胡暴打数百年,正所谓论古今受***史就看河南省;洛阳除去未定都的夏商,除去西安的西周,除去东周春秋战国割据,除去隋配房,除去被劫持过去的唐后三年,除去只统一了北方的胡都北魏,曹魏,除去定都开封的后梁,后晋,洛阳没朝代[捂脸][捂脸][捂脸],对陕军征服的殖民地洛阳对建都在西安的周秦汉隋唐的崇拜以及后世为关中统治者烧高香建纪念碑赞一个
洛阳就地理情况来说,本身就处于中原,相对来说的确是位于全国中心的,当然这是今天人们随时能够查阅地图,了解地理位置而言,当时能够看到天下地形图的人可不多,古人画的地图早期并不大准确,但大概情形还是清楚的,何况洛阳也多次建都,的确是可以这么说。这是从地理和历史方面来解释。
从隋唐具体的情形说,东都是隋炀帝正是恢复建设的,当时运河从洛阳开始比较通达,经济上也比长安好,为什么这样说?隋朝、唐朝关中地区连年遇到灾情,民生虽然在恢复中,但实际上可能没有说的那么好,所以高宗和武氏都把洛阳作为正式京师,这是出于唐朝的实际考虑。
第三从高宗武氏个人方面,他们喜欢洛阳可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摆脱长安许多旧臣的影响,因为众所周知,自李治立武氏为皇后,朝野上下就议论纷纷,他们希望摆脱那些闲言碎语,另外换一个生活环境的想法也不奇怪,跟着他们走的自然都是支持他们 的亲信,而一些被闲置的,或没有太多实权的闲散宗室成员,自然多数还是留在长安了,自然杂音相对少很多。。
所以洛阳为京师中心的说法是有多方面原因促成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历史唐朝城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历史唐朝城市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