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韶关历史人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韶关历史人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上韶关有什么名人?
历史上韶关名人众多,以下是部分人物介绍:
- 张九龄:唐代名相,自幼聪敏好学,善长作诗,后进士及第,官至中书令(宰相),他为官坚守法令、选贤任能、不畏权贵,为玄宗开元盛世作出了贡献。
- 余靖:北宋著名政治家,庆历四谏官之一,进士出身,后官至尚书左丞知广州,跟随名将狄青平定广西侬智高叛乱。英宗时官拜工部尚书,病逝于江宁,享年65岁。一生为国抚国治吏,三使契丹,两平蛮寇。
- 薛岳:近代著名抗日将领,广东韶关市乐昌人,字伯龄,外号老虎仔,是***陆军一级上将。
- 陈璘:明朝万历年间的抗倭名将,字朝爵,号龙崖,广东翁源县龙田铺(今周陂龙田村)人,后落籍东安县(今云浮市云安区)。他少怀大志,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平时多结交贤士豪杰,常与众人谈论习练武术,讲韬略,是个热血又充满***的爱国汉子。
丹霞山人的历史?
清朝之前,丹霞山不叫这个山名。它的出处与明清朝代交替,一位文武兼备、忠君爱国志士有关。
李永茂(1601年—1648年),字存源,号约生。据史载:李永茂原籍河南邓州市人。明崇祯十年考取进士,出任大名府浚县知县。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京城,崇祯皇帝自缢而亡,明朝宣告灭亡。一个多月后,李自成在山海关被满汉联军击败返京,匆匆在武英殿登基称帝。同年五月,清军大举进关,李自成撤出北京,不久被杀。
当时,江西虔州(今赣州)巡抚李永茂闻知明朝覆没,原明朝官员大多易主称臣。李永茂却满怀义愤,心有不甘,不愿承受臣事二君的现实,他逃离赣州,晓行夜宿,漫无目的寻找可栖之地。一日,他走过梅岭古道,辗转到仁化境内,来到红色山群处,驻足四望,像极了河南老家的地貌景观:“每日旦暮,彩霞赫炽,起自山谷,色若渥丹,灿如明霞。”因山形似和思乡情切,他随即将这座山取名为“丹霞山”。此地山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山中有岩洞可住,山上有泉水可饮,树木参天蔽日,随时有樵可***,是个僻静隐居的好地方。于是,李永茂设法找到当地乡绅族望买下了此片山地。随后,他与胞弟李充茂等人在丹霞山上隐居下来。 自此,便有了丹霞山人。
据《南召县志》记载:唐元和十五年,法号“天然”的僧人择址建寺,取名为红霞寺、仙霞寺,最后定为丹霞寺。后《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对寺院周围的自然景象详细描述为:“每至旦暮,彩霞赫炽,起自山谷,色若渥丹,灿如明霞。”意为每天早晨和晚上,彩色的云霞炽烈,从山谷中升起,颜色像润泽光艳的朱砂,灿烂的像明亮的彩霞。

同样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记载:时任南明南赣巡抚的李永茂因父亲逝世而隐居在广东韶关,见长老诸峰与南召类似,遂命名丹霞。
传说一金鸡口衔铜梁从天飞来,飞在郭瑞峙山,一僧追踪而来,决定在瑞峙山建庙时,金鸡衔铜梁飞至赵官三膀子一座山上,该山摇动不定,后称该山为摇动山。
金鸡又衔梁飞到丹霞山顶,待密林中两虎坐守铜梁两侧后,弃梁而飞。僧人到达山顶,把铜梁铸成祖师殿大梁和一尊真武祖师铜像,一口铜钟,建成庙宇。
一天夜里,铜钟飞入木龙龙潭,与潭中老龙决斗,将老龙龙角打断,导致出血化浓变成洪水在龙潭中锰涨三天。
老龙只得用木桩做成被打断的角安在头上,所以称木龙。
待庙里僧人复见铜钟时,钟身有青苔无数,断龙角一支而被视为神钟并传为神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韶关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韶关历史人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