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江南士族历史结局,明朝江南士族历史结局如何

kodinid 2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江南士族历史结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江南士族历史结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南朝士族衰落有哪些特征呢?
  2.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大学者金圣叹是怎么死的?

南朝士族衰落有哪些特征呢?

门阀士族衰落的原因,一是社会矛盾斗争发展的结果。东晋末年孙恩卢循起义给了门阀大族以沉重的打击,梁末侯景之乱中,许多门阀士族在战乱中死亡。

二是江南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寒门的地位,促使寒门势力的兴起。

明朝江南士族历史结局,明朝江南士族历史结局如何-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是门阀士族自身越来越腐朽。门阀士族凭借他们的高贵出身,就可以独享优越的政治地位,而不必有真才实学,这就必然造成他们腐朽无能。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大学者金圣叹是怎么死的?

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金圣叹,他博学多识,为人狂放不羁,一生以文学点评最为有名。特别是其对《水浒传》和《西厢记》的点评,一针见血,见解独到,令人颇为惊奇。而且,他的点评不单独就事论事,往往借题发挥,借古讽今,针砭时弊,在那个思想禁锢言论不自由的清朝初年,无疑为自己埋下祸端的***。

金圣叹原本***点评《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六部古典,称为“六才子书”,不曾想只完成了后两部和《杜诗》的一小部分,就因哭庙案获罪罹难,可悲可叹!大业未成身先死,留给世间太多遗憾。

明朝江南士族历史结局,明朝江南士族历史结局如何-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且说哭庙案始末。顺治十六年,苏州县令维初上任,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凸显政绩,多上缴税银,他***取极端措施,一是加大对欠税者惩处力度,二是低价收购粮食又高价卖出,本来清朝苛捐杂税就多,百姓艰难度日,苦不堪言,这项措施一推出,立马遭到百姓的一致反对,一时民怨沸腾。

于是百姓就有组织聚集起来,准备******,向巡抚控告县令不法行为,领头人之一就有金圣叹。后来又组织百余名秀才前往孔子庙宇哭庙,在孔子雕像面前陈述遭受的不幸和苦难,痛斥清***的***堕落。

苏州县令任维初紧张起来了,不曾想上任伊始,就遇此变故,于是立马向巡抚汇报此事,二人担心事情闹大,皇帝怪罪后丢了乌纱帽。于是当机立断,将金圣叹等18带头者全部逮捕,以聚众倡乱为由反向皇帝告发,要求严惩***分子,皇帝不明所以,也不加以审核,同意奏请事项。

明朝江南士族历史结局,明朝江南士族历史结局如何-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代奇才,就此殒命,可悲可叹!

金圣叹这个人大家想必都很熟悉,他评《水浒传》、评《西厢记》、评《左传》,成了名噪一时的大才子,但是这个大才子又是个麻烦制造者,除了给经典名著找挑刺,就是给地方官府找麻烦。但是他评论经典名著讲的都极有道理,人们还真驳不倒他,但是不讲理的清朝官员却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判了他***。

金圣叹才华横溢这一点毋庸置疑,现在很多人点评《水浒传》,其实也在借鉴金圣叹的说法。但是金圣叹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个李敖鲁迅一类的人物,几乎敢逮谁骂谁,官府也曾经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清朝是禁止老百姓私自聚众讲学的——这种讲学不是乡村私塾,是聚集一帮知识分子开座谈会,老是搞文字狱的清廷怕的就是这个。但是金圣叹不管那套,总是召集一帮人高谈阔论,有朝廷鹰犬窥探,一听他们是在“谈论佛法”,也就放任不管了。但是再仔细一看,鹰犬们也笑得肚子痛:只见金先生手捧佛经正襟危坐,嘴里嘟嘟囔囔却发不出声来——此公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条狗大腿,嘴里塞满了狗肉,难怪念经都不出声!

当时的文人评价,金圣叹“如遇酒人则曼卿轰饮,遇诗人则摩诘沉吟,遇剑客则猿公舞跃,遇棋客则鸠摩布算,遇道士则鹤气横天,遇释子则莲花绕座,遇辩士则珠玉随风,遇静人则木讷终日,遇老人则为之婆娑,遇孩赤则啼笑宛然也。”看来金圣叹真是个性情中人,而且武功也颇为了得,估计“爱狗人士”要是到他家***,肯定会被一顿棒子削出去的。

金圣叹对钱财的概念比较模糊,有个叫王斫山的朋友看着金圣叹每天点评名著,也不做点生意养家糊口,就一次性借给他三千两银子——王斫山这名字够霸气,出手也够大方:“你用这些银子当本钱,赚的算你的,哪怕你存到银行(钱庄)吃利息也行,到时候还我本钱就行了。”金圣叹嘴里哼哈答应着,没过多久就把钱花光(也不知道干啥花了),还笑嘻嘻地对王斫山说:“钱放在你家,不过让你有了守财奴的名声,我已经帮你把它们都花掉了。”不差钱的王斫山一笑了之。

按理说金圣叹学问很好,连清朝皇帝顺治都对他的作品大加赞扬:“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所以金圣叹参加科举考试甚至买个官都不困难,他也应该不差钱,因为他有个大名鼎鼎的舅舅,就是那个明朝的礼部尚书、投降后金当了礼部侍郎的钱谦益,对,就是那个想“殉国”怕水凉而又有个美女柳如是陪伴的钱谦益。二品大员随便说句话或者给点钱,就够金圣叹飞黄腾达了。可是金圣叹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个汉奸舅舅,并且在钱谦益寿宴上写了一副寿联:“一个文官小花脸;三朝元老大奸臣”。气得钱谦益寿宴差点变丧宴,而金圣叹吃饱喝足,抹抹油嘴施施然而去。

金圣叹死于“哭庙案”:那是顺治十七年,苏州吴县新任县令任维初横征暴敛——清朝苛捐杂税本来就多,再摊上一个贪官,那老百姓就没活路了。任维初为了催缴赋税,直接用大棒子打死了一个老百姓,然后把收来的税粮倒卖中饱私囊。以金圣叹为首的几个秀才就写了“揭帖(类似***、***)”到文庙(正赶上顺治挂了,各地都设灵堂开追悼会)搞聚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江南士族历史结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江南士族历史结局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士族 金圣叹 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