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代历史解说?
唐朝唐朝(公元618-907年)是继短暂的隋朝(公元581-618年)之后的中国王朝,在隋朝模式下形成了一种成功的***和行政形式,不仅如此,还激发了文化和艺术的繁荣,达到了一个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唐王朝——也像大多数王朝一样——都是在起义叛乱中崛起的,也曾陷入一种无***状态。在8世纪早期,艺术和文化环境的辉煌使它成为世界的典范。
唐朝历史从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开始,到907年后梁太祖朱温篡唐为止,共289年。可以概略分成数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乱为界。
初唐时国力强盛,唐太宗时期国力逐渐复苏,击败强敌东突厥,唐太宗受尊“天可汗”,成就贞观之治。唐高宗时期击败西突厥、高句丽等强敌,建立永徽之治。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于690年建国周,即武周,女主政治达到高峰。
直到705年唐中宗因神龙革命而复辟,唐朝得以恢复。女主政治直到唐玄宗继位后才完全结束。唐玄宗时进入盛唐时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与转折,开元时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开明,威服四周国家,史称***盛世。到天宝时期,政治逐渐混乱,于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中唐时,唐朝受到河朔三镇、吐蕃的侵扰、宦官专权与牛李党争等内忧外患的影响而衰退。其间虽然有唐宪宗的元和中兴、唐武宗的会昌中兴与唐宣宗的大中暂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内忧外患。
在晚唐时因为政治***,爆发了唐末民变,其中黄巢之乱破坏江南经济,使唐朝经济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镇割据,唐室最后被藩镇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并于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朱全忠建国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1。
唐朝的地域制度?
唐朝地方行政区实行道,州(府),县***管理制度。
A区为元朝的岭北行省,元朝的中央***称为中书省,在进入中原之初将它的派出机构——行中书省进驻各地,统管军民事物,以后成为最高一级行政区划。
B区为元朝的宣政院辖地,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唐代的行政区域划分?
唐代的行政区划以大理国为主要框架,面向全国,将中国划分为“十二道”,有三百多个省、县和郡,以及地级行政区。
大理国由“十二道”组成。“十二道”按照中国的山脉和河流,将中国分成了十二个大区,它们分别是:西北、***、西南、江南、河南、河北、华中、东南、东北、北方及东北三大部分。其次,大理国下设有三百多个省、县和郡。
唐朝行政区划,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沿革中比较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较长时期内,唐朝***用了“道州县”***制,但是“道”的实际权限相互间差异很大,变革繁多,而且其基础往往是节度使的实际权力膨胀,所以这一体系常被称为“虚***”。
唐朝疆域经历了显著的扩张到鼎盛到缩减的过程,后期逐渐趋向藩镇割据的分裂状态,行政区划的记载已经非常不完整。但是唐初始设的“道”的概念,仍然影响了之后的宋朝,并成为“路”的原形。
唐代开创了中国行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分天下为十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这些道没有实际的权力。唐代城市等级主要是总管府、都督府、节度使等,府以下为州、县。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三百六十州(府),下辖一千五百五十七县。***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京畿、都畿、黔中三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设州、府,州、府下设县,***末年,全国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县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唐朝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很多,为有效管理突厥、回鹘、铁勒、室韦、契丹、靺鞨等各民族,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以及大量隶属于六大都护府的都督府和羁縻州。
从汉朝末年开始逐渐成型的州郡县***制,历经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到隋朝时已经名存实亡。隋先废除了郡,不久又将州改称郡,恢复秦朝的郡县二级制。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将天下按照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十个“道”,按需要设监察性的官吏协助中央监管州级行政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