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最久的起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最久的起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历史最久的农民起义?
唐末农民起义战争从公元859年的浙东裘甫起义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起义的失败结束,历时25年,起义军席卷了现在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江浙、福建、两广、两湖、陕西等12省,沉重地打击了腐朽的唐朝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特别是黄巢起义历时了十年之久!
最久的起义是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黄巢起义,***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走遍今天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广大地区,动摇了唐朝的统治。但由于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后方,缺乏经济上的保障和群众基础,故而很难持久下去,使起义军最后失败。
唐代兴盛期是中期还是晚期?
答案如下:
大唐盛世还是在中唐时期。唐朝初期还是在调整整顿时期。***王朝从公元755年安史之乱以后就被拖入衰弱时期。***王朝由盛世转入衰弱时期,不可避免的进入衰亡时代。
农民起义最少的大一统朝代?
历史上的西晋王朝(大一统王朝)从未爆发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西晋之所以没爆发过农民起义,这与晋朝的国家制度有很大关系,西晋废除了屯田制,国家将土地分给百姓,百姓又要交税给国家,这也就有效保障科百姓的利益,所以农民们就几乎灭有起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西晋存在的事件太短了,只有短短五十一年,这也是没有爆发全国性农民起义的重大原因。
发生农民起义最少的朝代有西晋和北宋。
在中国历史上西晋与北宋这两个王朝从来没有爆发过农民起义,因为当时这两个王朝的皇帝都治理的特别好,百姓们都过的是安稳太平的日子。
西晋是公元281年司马炎建立的,但司马炎只把积攒下来的祝福托付给父亲和祖父。他实际上是一个完全无意识的君主。他贪图享乐,迷恋女性色彩,很快导致西晋王朝的崩溃和国家的混乱。此后,司马艳任命智障儿子为接班人,短暂的大一统王朝只存在了50年,然后死亡。
"安史之乱"后强撑百年的唐王朝,为何因为一场起义而名存实亡?
这是因为,它象一株腐朽的古树,早已摇摇晃晃即将倾倒,只需来一阵强风就能刮倒了它;它又象一位癌症晚期、行将就木的老人,只需停止抢救就会魂断床箦;它更象一艘载重的漏船,航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沉没只是时间的快慢!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黄巢起义是压垮唐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它间接地坐实了藩镇割据的形势。在黄巢起义爆发后,唐王朝丢失长安,唐僖宗出逃川蜀,不得不借助各地的节度使兵力镇压黄巢起义。
当黄巢起义被平定以后不久,唐僖宗就去世了,千疮百孔的唐廷已经没有能力收拾藩镇割据(各节度使们拥兵自重)的烂摊子,因此唐王朝的灭亡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借助藩镇镇压黄巢起义,无异于是饮鸩止渴。黄巢起义被扑灭了,而藩镇却像雨后春笋般林立。在唐朝灭亡之前,各地的藩镇(节度使)已经纷纷自立。
当时,中原地区最强的藩镇就有三支,分别是唐朝的宣武节度使朱温(梁国)、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晋国)、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岐国)。
南方最强的节度使有两支,分别是西川节度使王建(蜀国),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吴国)。
此外,还有定难军节度使拓跋思恭(西夏)、卢龙节度使刘守光(燕国)、武安军节度使马殷(楚国)、清海节度使刘隐(汉国)、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闽国)、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南平国)等等一大堆藩镇。
节度使原本是唐朝安置在各地的军事长官,手握重兵。安史之乱的爆发就是节度使权利过大的结果,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掌握了唐朝五分之二的军事力量。
当年,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节度使的问题。相反,为了防御吐蕃、回鹘、南诏等敌人,唐朝还不断册封了新的节度使,用节度使来制衡节度使成了唐朝维持生存的手段。
公元880年11月,黄巢的军队攻入洛阳。12月出,黄巢攻破潼关。12月中旬,黄巢攻破长安,唐僖宗逃亡四川一带。黄巢在长安称帝,建立齐国,杀尽了唐朝留在长安的朝廷百官,并劫掠公卿的女眷为自己的妻妾。
后来,唐朝借助李克用、王重荣等藩镇的兵力才得以平定黄巢之乱,迎唐僖宗回到长安。公元884年,黄巢的军队在今山东莱芜西南被藩镇军队绞灭,黄巢本人战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最久的起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最久的起义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