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遗迹比清朝,明朝历史遗迹比清朝多吗

kodinid 1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遗迹比清朝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遗迹比清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疆域和清朝疆域谁的更大?
  2. 第一历史档案馆里的清朝档案比明朝档案多3000倍,为什么会差这么多?
  3. 南京城墙是真的明代古迹吗?
  4.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用明朝末期的疆土和清朝鼎盛时期的疆土作比较?

明朝疆域和清朝疆域谁的更大?

两朝疆域对比为例,明朝疆域最辽阔时为永乐年间的9***万平方公里,而清朝的国土面积却高达1316万平方公里。

而且明朝的疆域面积在永乐以后迅速缩水,如果去掉名存实亡的羁縻卫所,明朝实际控制的疆域只剩下两京一十三省,国土面积大大缩水。而清朝的疆域面积却长时间在一千万平方公里以上。所以,清朝的疆域面积实际上是远超明朝的。

明朝历史遗迹比清朝,明朝历史遗迹比清朝多吗-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历史档案馆里的清朝档案比明朝档案多3000倍,为什么会差这么多?

首先,在古代,文献的保存手段非常落后。文献腐烂、虫驻的现象非常严重。其次,古代的房子是木结构的,非常容易着火。而且古代的防火措施非常欠缺。历史上因火灾毁掉的文献非常多。再次,在明末清初,整个中国处于战乱状态。而李闯撤离北京的时候,曾经对北京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破坏。明朝档案在那个时候被毁掉很多。

谢邀。

我曾经写过一个回答,也是关于明代档案的。***s://***.wukong***/question/6470352620564250894/、

明朝历史遗迹比清朝,明朝历史遗迹比清朝多吗-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朝入关当然是一个原因顺治康熙时期以编修《明史》为名对明代史料的集中处理及销毁对明朝档案的损毁当然是难以估计的。

其他回答中所说的虫蛀、腐坏、火宅当然也有一定影响。还值得注意的是,明朝***和相关部分的责任也不可忽视,明朝的纸张制作质量很有问题,以明代的《黄册》来作为例子,明代洪武时期的纸张普遍质量很好,而之后的纸张普遍存在偷工减料和管理不善的问题,从现存的一些黄册的资料来看,洪武时期纸张的质地显然要好过之后的时期。质量不好的纸张即使清朝不损毁,也很难做到完整地保存五、六百年。

除此之外,还有八国联军入侵时的焚毁。明清鼎革,明朝档案自然是集中在北京尤其是紫禁城的多,经过战火,仅从资料的保存以及损失程度而言,明朝的档案自然要比清朝的档案损失严重。当然,清朝治下,地方还存有相当数量的清朝文献,这也是清朝档案普遍多的一个原因。

明朝历史遗迹比清朝,明朝历史遗迹比清朝多吗-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来又经历了“八千麻袋”***,要清理内阁大库的档案,自然也就以那种时间久远、保存不好的优先,显而易见,明代档案要更“没有价值”。

以转卖到各个地方的档案而言,道理也是同样的,当然处理也是先处理那些看起来更陈旧的纸张。

抗战期间,档案的到处流转也是档案损失的一个原因。

以下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对于《中国明朝档案总汇》的编辑说明:

南京城墙是真的明代古迹吗?

现存的南京城墙建于明代,俗称明城墙,南京明城墙不仅是我国第一大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墙。并入选世界记录协会第一大城墙。南京城墙是集古代军事防御,城垣建造技术之大成之作,无论是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于明洪武十九年建成,历时二十一年。南京城墙是根据地理环境和军事需要而建造,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城墙。1988中国***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冷兵器年代,城墙无疑是国家最重要的防御工事,城墙坚固与否,不仅体现到皇权的威严,更直接关系到社稷的安危。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修建城墙时,始终将工程质量作为头等大事,丝毫不敢怠慢,但最终都被无情的岁月和战火摧毁。而由朱元璋亲自督建的南京明城墙,历经六百年风雨而不倒,依然固若金汤,堪称奇迹。

1982年中国***院公布南京为历史文化名城后,南京市市***当即发布公告,严禁毁坏城墙,并把周围环境列入保护位置,整修中华门瓮墙,修缮了挹江门城楼,以保护固有文物,展现历史风貌。

城墙最初的价值是冷兵器时代的防御功能。南京明城墙以其占地广,坚固,雄伟而据称于世。真正做到了“人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体现了设计者的天人合一,与皇权神受的思想。其营建思想既有创新,也有继承,在中国都城建筑史上显得标新立异,独具魅力。

南京明城墙前后修建时间长达39年,至1398年朱元璋去世才停止修建,现在所说的明城墙,一般指其宫城,全长33.7公里,现存23.743公里,被誉为中国数千年城垣建造史的颠峰之作,600多年来,南京明城墙经历了风风雨雨,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南京的城墙是明朝修建的,不过现在33公里只剩20多公里了,而且好多地方都是后期修的***古董,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是南京人,从小就爬城墙,那时候城墙上全是杂树野草,八几年的时候修复城墙,有的地方用老城墙砖,有的地方直接用钢筋混凝土,外面再铺条石,现在好了,申遗成功门票50,去他大爷的,当我不知道啊?

南京城墙确实是明代古迹,于明洪武廿六年建成,据说征用了28万民工。为什么明城墙能完好无损地保存到今天?因为朱元璋修南京城,非常重视质量,用石灰、桐油、糯米汁制成的夹浆来浇灌墙体,朱元璋还时常亲自到工场监工。如果发现墙体内“稍杂泥壤”,就将这一段工程的监工、包工头、工匠通通捆起来,塞进墙垣的空隙处死。官吏与工匠不敢造次,将南京城修得固若金汤。当然,这个传说并不能证明今天我们看到的南京城墙就是朱元璋修的。

还有其他证据。我们在南京的明代城墙上可以看到许多铭记着文字的灰砖,其中有一块,上面刻着三行文字:“招甲 席俊翁 甲首 方朝张/窑匠 卢立/造砖夫 广福寺”。这些文字透露了明初的征用制+工役制信息:卢立是砖窑的工匠,负责烧制砖头,供应京师建城墙;甲首方朝张,是里甲制下的甲长,负责征收建造城墙的砖头,然后交给里长,即招甲席俊翁;广福寺则为砖窑提供造砖的夫役。每一块砖头,从烧造出来,到运至南京,都由民间以服役的形式负其责,官府不发薪水,只提供口粮。这是朱元璋修城墙的特色。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用明朝末期的疆土和清朝鼎盛时期的疆土作比较?

诚邀,如题。坦白的说,明末和清盛的疆土的确相差蛮大的,落差大,给人印象深,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老爱用明末和清盛的疆土作比较的原因吧!

首先明朝末年的疆土与今天的中国相比,西边缺失了西藏新疆北方没有内蒙古漠北地区和东北全境。简而言之,明末的土地大概只有传统意义上的汉地十八省抛去云贵两省部分土司领地,面积大约330万平方公里是现在的960万平方公里的一半不到!

那么清朝鼎盛时期,中华有多大呢?



清朝的确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实际上,清朝鼎盛时领土面积达1300万平方公里。包括现在的整个中国和外蒙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部分土地及中亚的一些土地,论面积是中国历史上第二大,明末的土地是他的零头而已。

小编觉得,以前的种种是是非非都不重要了,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贡献,正如明朝贡献了四大小说中风三部以及王阳明这等思想家。而清朝则扩大的中华土地。所以并不需要太过于在意。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以双方长期维持的实际控制区域来说,明朝根本没有办法和清朝相比。这种差距不仅仅是双方的边区面积决定的,在传统的内地部分也是如此。

明朝自建立统一十八省地区后,便没有对外进行过什么实质性的扩张。虽然有派出一些使节去四方宣传新朝的建立,并竖立过一些标识物,但从未有过管理。双方之间的联系也长期中断。这种情况在人口一度因战乱而大大减少的东北亚地区,最为明显。以至于后来的清朝,在入关前后还需要重新向北开拓,最后酿成了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

其他两个类似的地方就是青藏高原与西域地区。前者虽然有明朝的乌斯藏都司设置,但内部事务同样不由明朝官方掌控。双方的紧密程度也就是比宣传的外兴安岭等地要好一些。西域地区也先后属于察合台汗国与叶尔羌汗国的地盘,明朝直接承认其大汗为国王,没有任何干涉的意思。

再对比一下中期的清朝领地范围,就知道双方的差距有多大了。清朝不仅在入关前就很好的控制了蒙古东部,还在入关后继续向东北亚方向挺进。随后就是明朝从未控制过的台湾岛,也随着郑氏的灭亡而宣告并入满清版图。仅仅这些初步成就,就足以将明朝的所谓控制区域比下去了。

接着,由于和准格尔蒙古的敌对关系,清朝被迫向西和向北都做出了进一步扩展。先是在蒙古高原的西部,屡次击败蒙古军队。随后进入西域,控制了当地的各种小型地区势力。接着是南下青藏高原,驱逐了控制***的蒙古势力。至此,清朝在***边界范围上就已经对明朝形成了绝对优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遗迹比清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遗迹比清朝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城墙 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