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明朝上病老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明朝上病老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著名诤臣海瑞最后是怎么死的?
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历任知县、州判官、户部 尚书、兵部尚书、尚书丞、右佥都御史等职。 为政清廉,洁身自爱。一生忠心耿耿,直言敢 谏,曾经买好棺材,告别妻子,冒死上疏。海 瑞一生清贫,抑制豪强,安抚穷困百姓,打击 奸臣污吏,深得民心。生平事迹在民间广泛流 传,经演义加工后,成为了许多戏曲节目的重 要内容。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回族政治家。海南琼山(今海口)人,字汝贤,自号刚峰。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狱。世宗死后获释。隆庆三年(1569年)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竣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后被排济,革职闲居16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两年后病死于南京。
徐达是明朝头号开国元勋,他儿子究竟犯了什么罪,竟被皇帝一剑劈死?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这是明太祖朱元璋对一代名将徐达的赞誉之词。徐达是朱元璋从小一起长大的同乡好友,也是最早追随他起义的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明朝建立后,徐达获封魏国公,赐免死铁券,官至中书右丞相,太傅,太子少傅等职,是明朝头号开国元勋。然而,在徐达死后,他的儿子徐增寿却死在建文帝朱允炆剑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要从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说起。朱棣是徐达的女婿,娶长女为燕王妃,即后来的仁孝文皇后。由于亲属关系的缘故,徐达的三个儿子徐辉祖、徐膺绪、徐增寿都是朱棣的小舅子。朱允炆继位后,鉴于各地藩王手握重兵,以叔父之尊多有不逊,因而推行激进的削藩政策,一年之内将势力较弱的周王、代王、湘王、齐王、岷王被贬为庶人,迁徙蛮荒之地。这样冷酷无情的手段使得藩王们惶惶不可终日,时刻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倒霉鬼。从削藩之始,建文帝一直担心燕王、宁王等几位手握重兵的藩王起兵造反,于是询问了与朱棣有亲属关系的徐增寿。徐增寿断然答道:“燕王先帝同气,富贵已极,何故反!”斩钉截铁地表示燕王是先帝的儿子,已经富贵到极点,根本没有理由起兵造反,建文帝对此将信将疑。
1399年8月,就藩于北平的燕王朱棣誓师抗命,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发动“靖难之役”,公开起兵造反。徐增寿将在京师探听到的各类军事情报,派人秘密报告朱棣,被建文帝察觉。徐增寿之所以会这样做,一方面是出于朱棣是其姐夫的缘故,另一方面是出于报复建文帝的削藩之举。因为,被贬为庶人的代王朱桂正是徐增寿的二姐夫,徐达有三女皆嫁皇子,长女嫁燕王朱棣,次女嫁代王朱桂,四女嫁安王朱楹。代王朱桂被建文帝贬为庶人,代王妃自然也是庶人,徐增寿向朱棣通风报信,就是希望能够把建文帝推翻,帮助姐夫登上帝位,从而以拥戴之功授功封爵,恢复徐家往日的荣耀。
事实上,朱棣自北京起兵,先后与老将耿炳文,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和平燕将军盛庸等人在河北、山东多地展开激战,双方互有胜负,但并未对远在南京的建文帝产生威胁。直到1402年,依靠太监和徐增寿等亲属的通风报信,朱棣掌握了京城防御空虚的可靠情报,随即长驱直下,进兵徐州,在灵璧之战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随后渡江进京,在内应谷王朱橞和李景隆的接应下,从金川门入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朱棣率军渡江之后,眼看着大势已去的建文帝召来徐增寿进行质问,徐一言不发,怒火中烧的建文帝拔出随身宝剑,当场将其斩杀,“比燕兵渡江,帝召增寿诘之,不对,手剑斩之殿庑下。”
朱棣入宫后,见到被杀身亡的徐增寿,抚尸大哭,追封为武阳侯,赐谥号“忠愍”。永乐二年(1404年),进封定国公,岁禄二千五百石,世袭罔替,由其子徐景昌袭爵。徐景昌是个浪荡公子,骄纵不法,被御史接连弹劾,朱棣想起徐增寿在靖难时所作出的牺牲,因而赦免其子之过。相比较而言,徐增寿的大哥徐辉祖可谓是建文帝的死忠粉。他是徐达长子,承袭魏国公爵位,不仅屡次领军迎击燕军,而且曾建议扣押入京祭祖的外甥朱高煦,称其日后定成大患。朱棣率军进入南京,徐辉祖待在家中祠堂,不肯出迎,被逮捕入狱。朱棣亲自审问,他一言不发,丝毫没有推戴姐夫称帝的意思。朱棣大怒,想要诛杀他,徐辉祖却拿出徐达留下的免死铁劵,表示开国功臣子孙免死。朱棣只好削除爵位和俸禄,把他禁锢在家中反省思过。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徐达,字天德,被称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但是,他的四个儿子却有四个结局,特别是四子徐增寿不但没有增寿,竟被“天资仁厚”的建文帝朱允炆一剑劈死,年仅28岁。
徐增寿到底做下何等“恶事”,竟惹的建文帝如此愤怒。
可以说,徐增寿是朱棣的头号间谍,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能够成功,徐增寿居功至伟。
1398年,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为彻底解决日益膨胀的藩王势力,他***纳了齐泰、黄子澄等亲信大臣提出的削藩提案,大刀阔斧实施消藩。
1398年7月,废周王朱橚(燕王同母兄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今昆明以西、大理以南)。
1399年4月,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齐王朱榑被软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软禁在封地大同。两个月后,明廷削岷王朱楩,废为庶人,徙漳州。
自此,建文帝与朱棣的博弈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此期间,朱棣的三个儿子均在南京的家中,即: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当时,有大臣给建文帝提议,应当将朱棣的三个儿子扣留,以此为质,对燕王进行削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明朝上病老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明朝上病老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