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宝船大全,明朝历史宝船大全图片

kodinid 2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宝船大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宝船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的优缺点?
  2. 郑和宝船时速?
  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有多大?
  4. 古代建造一艘宝船要多久?
  5. 明代宝船究竟有多大?

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的优缺点?

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都是传统的木质船只,它们各有其优缺点。

摇橹木船的优点主要包括:

明朝历史宝船大全,明朝历史宝船大全图片-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结构简单:摇橹木船***用传统的木质造船工艺,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建造和维修。

2. 操作灵活:摇橹木船通常较小,操作灵活,适合在狭窄的河道或湖泊中航行。

3. 环保:摇橹木船使用人力驱动,无需燃油,因此是一种环保的交通工具。

明朝历史宝船大全,明朝历史宝船大全图片-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然而,摇橹木船也存在一些缺点:

郑和宝船时速?

明代郑和下西洋所用的12张帆宝船,日均航速达到100海里,最大航速甚至可达130海里以上。郑和航海宝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三百人才能启航。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有多大?

郑和下西洋船队的规模是无与伦比的。如第一次下西洋时,有大型宝船六十二艘,小船二百余艘,官兵二万七千八百余人。编着严整有序的队形,踏着万顷碧波,乘风破浪,浩浩荡荡地出洋。第三次下西洋时,有大型宝船四十八艘,官兵二万七千余人。第四次下西洋时,有大型宝船六十三艘,官兵二万七千六百余人。第七次下西洋时,有宝船六十一艘,官兵二万七千五百余人。郑和的船队以宝船为主构成,此外,还有马船、粮船、坐船、战船等许多船只,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郑和的宝船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合138米多,阔一十八丈(合56米)。这种宝船有九桅,张十二帆,“体势巍然,巨无与比,篷帆锚舵二三百人莫能举动。”①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而达・伽马去印度仅有四船、约一百六十人,哥伦布去美洲仅有三船、八十余人,麦哲伦去菲律宾仅有五船、二百六十余人,这和郑和的船队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郑和七下西洋的结果,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把亚、非的广大海域联成一气,这是地理***现之前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成就

明朝历史宝船大全,明朝历史宝船大全图片-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代建造一艘宝船要多久?

古代建造一艘宝船需要的时间国家、时期和建造规模而异。在古代,制造宝船的主要方法是木构建筑,因此所需时间会受到木材供应、木材质量以及建筑工艺的影响。由于古代的建築工艺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而且由于缺乏现代工具和技术,建造宝船的工艺可能也不同。例如,古代人建造宝船时可能没有使用滑轮、斧头等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古代的木构建筑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因为木材需要自然干燥和加工。因此,建造一艘宝船可能需要数年到数十年的时间。

明代宝船究竟有多大?

实际上明代官方并没有郑和宝船尺寸的任何记载,而现在所说的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数据是一本名叫《三宝太监西洋记》的小说里提到的,后来被清人收录进《明史·郑和传》,从此作为正史数据流传开来。但实际上这个数据是很不现实的,长一百三十多米宽五十多米的木制帆船太大了,不太是古代的技术水平可以达到的,实际上中国以前曾按照这个数据复原郑和宝船,却以失败告终。目前,能跟宝船扯上联系的只有南京宝船厂出土的铁力木舵杆,这根舵杆可以对宝船尺寸有一个大约的猜测。南京宝船厂出土的铁力木舵杆长11.07米,而根据造船法式的规定舵杆长度大约等于船身宽度(比如万历年封舟船宽三丈一尺六寸,舵长三丈一尺),也就是说舵杆11.07米≈船宽11.07米,明代船只长宽比在1:4~1:5之间,也就是说使用该舵杆的船只长度为44米~55米左右,换算成明代尺寸就是宽三丈五尺长十四丈~十七丈之间。这个大小正好符合明代封舟的尺寸,也符合明代时候远洋大船的真实大小,所以我个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所使用的宝船大概就是封舟,而封舟本身具有册封藩属、宣扬国威的属性,也契合郑和出海的目的之一。  

          葡萄牙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卡蒙斯(Luiz Vaz da Camoes,又译贾梅士)在其1572年初版的不朽史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Lusiadas,又译《葡国魂》)中写道:   马丁斯用精通的***语,   半通不通与他们进行交谈。   获悉有与我们一样的大船,   在此处海域上下往来航行。   他们从日出之地远远而来,   沿海岸驶向南方然后返回。   他们所居之地有一种人民,   有同我们一样的白皙肤色。   (路易斯.德.卡蒙斯:《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227页)      这是描述1498年达-伽马的船队在莫桑比克得到的消息。“他们从日出之地远远而来”,显然是指中国。“沿海岸驶向南方然后返回”,说明中国船队曾沿东非海岸南行至莫桑比克,然后返回。事隔几代之后,郑和航海的事迹仍在当地人中流传,并传播给东来的葡萄牙人。看来,下西洋确实对南洋、印度洋以及后来的西方航海者产生过巨大影响。葡萄牙人的航海大舶在当时的西方是最先进的,当他们得知“有与我们一样的大船”时,其内心的震撼可想而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宝船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宝船大全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郑和 西洋 舵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