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载宋明朝,历史记载宋明朝多少年

kodinid 2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记载明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记载宋明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宋元明清历史介绍?
  2. 宋朝和明朝只隔了89年,为何很多人却感觉2个朝代之间相距很远?
  3. 山东在明朝初期移民安徽是怎么回事?

唐宋明清历史介绍?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总称,中国古代最后五个王朝

1、唐朝,618至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唐高祖李渊建立,定都长安

历史记载宋明朝,历史记载宋明朝多少年-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宋朝,960至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3、元朝,1271年至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帝国,定都大都。

4、明朝,1368至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历史记载宋明朝,历史记载宋明朝多少年-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清朝,1616年至1912年,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国祚267年。1636年,皇太极国号大清

唐宋元明清这是中国历史重要的几个王朝。唐结束隋末农民起义,推翻隋王朝。经过贞观之冶到开元盛世,唐朝达到鼎盛时期。由盛到衰经过安史之乱藩镇割剧,五代十国的乱局被宋结束。

宋只是中原王朝,西夏,辽,金相对立,南宋偏安一隅,与金,蒙古对立,最后被元朝取代。

历史记载宋明朝,历史记载宋明朝多少年-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元朝统治九十年,疆域最大。元未农民起义,以朱元璋为主义军建立明朝。明朝在内忧外患情况下,被后金后改清所代替。清是封建王朝最后一个。

宋朝和明朝只隔了89年,为何很多人却感觉2个朝代之间相距很远?

宋明之间隔着一个元朝,元朝虽然仅仅存在了98年,但是它对于汉族文化的摧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虽然我们现在把元朝归为我们古代史中的一环,但是实际上,汉族文化差点被灭绝,

89年并不多 仅仅是一个寿命长的人的一生。但宋朝比明朝有钱多了,强大多了。宋朝看起来很强大,外强中干,偏爱文官

明朝则对文人轻视甚至压迫,军事实力强大。两个朝代虽然都有强大的对手——少数民族

从平定内乱治理国家这方面来说,明朝明显不如宋朝皇帝。相比之下,感觉明朝皇帝有勇无谋。正因为宋看起来很强,明灭亡快,中间内乱四起,又建立很多小朝廷,才会感觉两个朝代相隔很多年吧!

年代表,

宋朝

北宋 960年 - 1127年

南宋 1127年 - 1279年

辽朝 947年 - 1125年

西辽 1132年 - 1218年

唐宋元明清!宋、明两朝之间隔了整整一个大元朝,给人感觉距离很远原本是理所当然之事。但偏偏元朝十分短暂,只有不足百年的历史。相比较于宋朝319年和明朝276年的历史来看,元朝真的太过短暂,使得宋、明两朝实际间隔时间很短。但即便是这样,两个朝代还是给人一种十分遥远的感觉。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元朝统治时期对于汉族文化、儒学思想的破坏冲击太过巨大,险些造成了文化传统上的断层。从濒临覆灭到重新兴起,文化层面上的这个历程加剧了我们对宋、明两朝间隔久远的错觉感。还有就是元朝时期大量的对外征战,破坏了原本宋朝时期“和平社会”的安逸局面,而明朝从战乱中恢复到“和平阶段”也需要一个过程。

一、元朝时期对于汉族文化的冲击

元朝乃是由蒙古人所建立的王朝,与唐宋以及明朝时期汉族统治时期截然不同,最突出的一点就在于文化思想上。数百年的汉族文化以及儒学思想在蒙古人统治时期显然是被***和冲击的。草原民族向往的是自由,强大和征服,这与传统的汉族文化显然并不契合。作为统治阶级的蒙古人当然不会坐视自己统治的国家传播的是汉族文化。因此,在元朝时期,不但汉族文化被压制冲击,就连汉人也被压迫,社会地位处于明显底层。国家政策的剧烈变化所形成了巨大反差,让整个国家处于跟宋朝时期完全不同的局面。再回到由***统治的明朝,汉族文化以及儒学思想的重新回归,这中间出现的文化断层不是区区百年时间可以弥补恢复的。

二、元朝长年的对外扩张打断了原本“安逸”模式

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开始,蒙古铁骑所过之处可谓势如破竹,他们信奉这种强大的力量,享受征服大草原、征服敌对势力,扩大版图的***。这种崇尚武风、喜好战争的模式与宋朝时期崇文抑武的国策全然背道而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整个国家的政策也因为统治者的改变而急剧变化,让原本和平繁荣稳定的社会重新面临着战火的侵袭。从宋朝到元朝是一个由文到武的过程,而到明朝又是从武逐渐恢复成文的状态,这种短时间内的急剧变化使得原本并不漫长的朝代变更时间给人一种漫长的错觉!

基于以上的两个重要因素,文化和社会景象的剧烈变迁,造成了宋、明两朝明明间隔很近却给人感觉很远的错觉感。文化的延续和社会的发展才是时代前进的重要标志,这不是靠时间来衡量的。

我是月关略萌,专注历史领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关注我一下,感谢大家的阅读点赞和留言。


这也没什么只是人们的一个潜意识问题就如刘邦秦始皇明明相隔只有几岁却仿佛相割一个时空。或许唐宋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而明清时候大势上人类己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现在的人文社会更多走向民主和法治。而明朝就如这段过渡时期的一堵墙,院墙里面是逐渐远去如诗如话的过去时代院墙这边是如火如荼的新时代也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黄金时代。所以看起来明朝和宋朝只隔89年却象隔了两个时代。其实我更觉得明朝更像个隔离带中间隔着冷兵器时代和现代热武器时期的一个承启点。因为不管怎么说明朝是开启了热武器大规摸运用的先河不管是开始朱元璋用早期的火冲打跨不可一世的大元王朝还是中途的郑和西洋及晚期的万历三大争和打击荷南的入侵不管何时明朝热武器当初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所以说明朝和宋朝看起来是两个时代的人。

山东在明朝初期移民安徽是怎么回事?

据说安徽人说皖北因为多次遭遇兵祸和黄淮决口,邻近的山东人向安徽移民很多,导致皖北方言听起来和鲁西南方言相当相似,比如说“我nang死你!”这里nang指的是用尖锐的东西刺穿。

在明初的确有大移民的现象,而安微相比较多一点罢了。

安徽在元末明初,地理住置十分重要,与南京又比较近,所以在这一带打了许多恶仗。最早早刘福通的义军与元军在安徽打了几次拉锯战,自古老百姓就怕兵祸,俗话说的好:过匪不过兵,过匪留半,过兵都不留。因此逃的逃,亡的亡,到朱元璋定都南京,也就不剩多少人口了。就是当年以繁华著称的杨州,最后整个扬州城只剩二十多户。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一看作为南京门户的安徽[_a***_]几户人家,风阳又是他的老家,怎么办?于是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再哄的哄,骗的骗,逼的逼,才从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移民很多人,作为天子的龙兴之地,人口才更逐渐恢复起来。又因那时山东范围广,当时的苏北好多地方都属山东,所以相对即言,山东人口移民安徽的比较多一些。

中国北方,如山东、河南河北这些地方,历来就是北兵南下的杀戮之地,所以人口的迁徙,实在是很普遍的事件。明朝之前的宋、金、元,在这块地域打了多少仗,杀了多少人,恐怕永远都没人能说得清楚。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历代都有中原人往南跑,而安徽,就是山东人南下的第一站。

既然如此,明朝初年的安徽,怎么还会成为一个人口不足的区域,需要从山东移民呢?

最大的原因,就是血腥的元末战争。当年刘福通带兵起义,拥立了小明王,都城就在安丰,而安丰路所辖的八县一州:寿春县、安丰县、下蔡县、霍邱县、蒙城县、定远县、怀远县、钟离县及濠州,就此成为元军与起义军肉搏厮杀的场所。

蒙古人在安徽留下的痕迹,其实有一件小事可以说明。那就是安徽某些地域会把叔叔或爸爸喊作:“大大”,为什么呢?其实就是“鞑鞑”或“鞑靼”,元代***对蒙古人的称呼。当时为了防止***反抗,每五家派驻一个蒙古兵,负责看管这五家,把做饭的用菜刀,锅铲,以及农具等凡是有铁的物件都集中一起由这个蒙古兵看管,那家要做饭用菜刀,先要申请,用完要还回去。所以安徽小孩为什么要把爸爸叔叔喊作“鞑鞑”,你明白了吗?

蒙古人曾三次血洗凤阳,刘福通起义也最终失败,到了明初统计,整个安丰路账目上的人口也已经不足十万,实际人口显然更少。而不但安丰如此,实际上整个安徽,都已经出现了人烟稀少的面貌。诗云:“春泥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真是如此啊!

咋办?朱元璋不能让自己老家成为无人区啊,所以,他这就组织了迁徙。

第一招,是把一部分江南富豪强迁到凤阳。

第二招,是从三个地方移民。头一个,据说是山西洪洞大槐树,次一个,是山东兖州的枣林庄;第三个,是江西鄱阳的瓦宵坝。其中,又以山东枣林庄(有人说是山东老鸹巷)最多,估计这也就是问题的来源。

那么,他们是怎么来的呢?

明初大移民

安徽涡阳刘村吴氏始迁祖,吴信,字徙义,明初,洪武年间,宿民稀少,奉上播迁。从山东济南府,长清县,野樵窝,迁至宿州西南大刘村集安家。吴信有两个儿子,大儿吴良友生四子,纲,纪,经,隆。二儿吴良胜也生四子,成,德,运,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记载宋明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记载宋明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元朝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