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博主解读唐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博主解读唐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代诗人李商隐被女网友指责抄袭博主诗词是无知还是正常?
关于李商隐抄袭霹雳事件,目前看来***新闻的可能性居多。
指责李商隐抄袭的帖子,时间格式是“00:01”;而道歉的帖子,时间格式是“8:07”。这是一个明显的漏洞,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故意炮制出来炒作的。而且截图没有ID,头像也故意只截了小半截,混淆视听的用意很明显。
第二,行为举动也让人有些不理解。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花一分钟搜索一下《夜雨寄北》,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了。就算坚信《夜雨寄北》是霹雳的原创,对于可疑的抄袭者“李商隐”,普通人一般也都会先顺手查一下,看看他过往还有哪些“劣迹”,再发帖声讨吧。
其实第一个理由就足以说明这是个***新闻了。第二个理由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这年头,能被称为“小李”的,都不是等闲之辈。有个叫李寻欢的,文能考中探花,武能打遍天下,人称小李飞刀,也叫小李探花。在西方好莱坞,也有个叫“小李”的,虽然从翩翩美少年一路变成油腻中年肥大叔,但他的演技和他的戏,仍然是很多人的最爱。
而作为著名CP“小李杜”中的“小李”,晚唐诗人的扛把子,李商隐既然能被人称为“小李白”,其超强实力可见一斑。此外,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组成“三李”天团,与温庭筠组成“温李”CP。这个冷门诗人还真是没办法“冷门”啊!
当然了,确实有不知道古诗词的人。据说Coco李玟第一次听到《满江红·怒发冲冠》的时候,说:“哇,这个人词写得真好,我要请他给我作词。”李玟是在美国长大的,不知道岳飞是可以理解的,但她依然一下子就听出岳飞这首词的好,说明伟大的古诗词魅力的确很强!
扯远了。说回本题,既然这是个刻意炮制出来的***新闻,那就不是无知,而是***了!
李商隐一个作古之人,竟然要背这个锅吗?作为一名诗词爱好者,我是绝对要替李商隐扳回这一局的。
截图中说李商隐是冷门诗人,我真的为这个人的无知感到可笑。上过学的人应该都知道唐朝的诗人代表:李白、杜甫并称大李杜;李商隐、杜牧并称小李杜。
说抄袭的这个人还真是口无遮拦,不知道的事就不会去查一下吗?把自己推在风口浪尖上是为了炒作吗?还是纯粹的博君一笑?
总之,消费古人这种做法实在是不可取。建议这位博主以后多读点书,别信口开河。
感觉是营销号的炒作,无论被骂与否,其目的已经达到了。
也许看到的人都会有疑问,这个霹雳是个什么,成功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大家去不去搜索霹雳什么的不知道,反正我是不关心。
但基本上都会去重温一下李商隐的诗词,这么来看,也未必是件坏事,所谓事情都有两面性,不妨去看其积极的一面。
从微博上有看到这条“冷门诗人李商隐”的热搜,我还怀疑自己眼睛,是不是看错了,还真有这样的人,无知也就算了,还大言不惭地在网上发帖,真是辣眼睛。
这个霹雳布袋戏的爱好者,在微博上发帖大骂李商隐,说他抄袭了霹雳布袋戏的《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不是我们小学生都会背的古诗吗?这没文化的程度实在太惊吓人了!这条帖子被网友嘲弄。接着这位博主在道歉时竟然说,李商隐是个“冷门诗人”。这下大家彻底炸锅了,“冷门诗人李商隐”登上了热搜,这完美诠释了没文化有多可怕。
我们来看看李商隐到底有多出名吧:
在唐诗界,李商隐几乎是唯一一个把诗写得美到极致的诗人。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里说:“于李、杜、韩后,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者,惟李义山一人。”
唐朝诗人朱庆余为什么要写“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句话?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写的《闺意》。
诗意很简单——
洞房之夜,通宵亮着红烛。天快亮了,新娘子马上就要去拜见公公婆婆了。
第一印象很重要哦,所以新娘子忙着化妆打扮,看她明眸善睐,唇红齿白,还嫣然一笑,小声地问新郎道:“哎,老公,我描的这眉毛颜色和样式时尚不?”
朱庆馀并不是现代的美妆博主,他是应试的考生。
这诗又名《近试上张水部》。
张水部,即水部员外郎张籍,韩愈大***。
《感家瘆》——李定白
画!眉天生从媚骨,(画眉不是画给自己看的,这很可笑)
眉!入镜底本无辜。(别人是自己的镜子,何时成了模子)
深!情互捋得意世,(盛世更容易见到人互相吹捧)
浅!露跪交自戕途。(穷的时候病急乱投,吃了不知多少亏)
小!试寒门迷信饭,(寒门永远是寒门,除非充分的破除各种迷信,迷信是给穷人的镣铐,包含本句的智慧,都不可迷信)
心!苦贵胄绝念头。(做大事基本上是跟自己不自在)
自!我之前逍遥散,(仙人在历史上是存在过的,也消失过)
我!意不在逍遥楼。(我却不能说,我一定就喜欢那样,逍遥是一个相对概念)
谢邀。
朱庆余,中唐诗人。《唐才子传》卷六载:“庆余,字可久,以字行,闽中人。宝历二年裴俅榜进士及第,授秘省校书。得张水部诗旨,气平意绝,社中哲匠也。有名当时”。其生卒年不详。《全唐诗》存其诗两卷约170首。
据今人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和闻一多《闻一多选唐诗一千首》等考证:朱庆余非闽中(福建)人,而是越州(浙江绍兴)人,这一点从朱庆余同期诗人张籍、姚合的诗中也可以得到确认。傅璇琮先生的《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考证朱庆余“唐敬宗宝历二年约三十二岁”,从而推算其出生年为公元795年。
朱庆余为什么要写”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句诗?要从唐代的进士考试说起,当时科考流行一种约定俗成的风尚:大凡参加进士考试的,在试前想方设法拉关系走后门把自己的作品整理一下投给名人或朝中官员,期望得到赞扬推荐,以此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当时的进士考试卷子是不覆盖考生名字的。如果被名人官员赞扬或推荐,引起主考官的注意,增加印象分,便容易高中金榜。这种流行做法在当时叫“行卷”。
此外,以夫妻关系或男欢女爱“比兴”君臣或上下级和师生朋友关系,是我国诗歌历史从《楚辞》开始并发展到唐代的一种写诗手法,唐诗中可见此类诗,如张籍的《节妇吟》。
明白了以上的背景,就容易理解朱庆余为什么写这两句诗了。此诗有两个标题,《闺意献张水部》、《近试上张水部》。全诗为: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字面上看,确实是抒发的 “闺意”,新婚夫妇洞房之夜的红烛快燃烧完了,天就要亮了,新媳妇等待着天一亮就去拜见公婆(唐朝称公婆为舅姑),紧忙着洞房花烛夜之后的重新化妆,怕给新公婆留下不好的印象,催着问新郎快看看我的眉描的咋样啊?深浅浓淡是否合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博主解读唐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博主解读唐朝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