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上赵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上赵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朱元璋为何没有封赵王?
朱元璋有封赵王的,朱元璋封他第九子朱杞为赵王,只不过朱杞很早就死了(幼殇)。
朱杞(1369—1371),明太祖朱元璋第九子,幼殇,未齿序。洪武二年(1369年)生,所出不详。洪武三年受封赵王,未之国,次年殇。
考订所据史料:
《明史·列传第四·诸王一》:“赵王杞,太祖第九子。洪武二年生。次年受封,明年殇。”
《明实录·卷四十五》:“(洪武二年九月)是月皇第九子杞生。”
朱高燧活到什么时候?
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二十六日薨逝,年50岁。
朱高燧(1383年1月19日[5]—1431年10月2日[6]),男,汉族,明朝宗室,明朝第一代赵王(除朱元璋第九子外),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
洪武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1383年1月19日)生于北平,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孙。其父朱棣时为燕王,其母徐氏为燕王正妃,是时任燕王朱棣第三子。
朱高燧一直活到了宣德六年(1431年)的八月才去世,终年50岁。
朱高燧,封赵王,与前两位一样,这个也是朱棣与徐皇后的亲生子,他自小与二哥朱高煦走得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两人在一起,没干过什么好事,为非作歹之事却样样不落下。
宣德元年(1426年),参与二哥朱高煦的谋反***中,朱高煦被抓,结局凄惨,但朱瞻基却意外地放过了他。
朱高燧是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活到49岁。被朱棣封为赵王,深受朱棣的喜爱,命其居北京。最初,朱高燧恃宠,时常做出不法之事,又和汉王朱高煦合谋夺取皇位,并诬陷太子朱高炽。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得知赵王朱高燧不法之事,诛杀了他的长史顾晟,同时褫夺朱高燧的冠服,幸得太子朱高炽求情才得免。后来赵王朱高燧在宣德六年(1431年)过世,时年49岁。
朱高燧活到了宣德六年,他一生历经了成祖、仁宗、宣宗三位皇帝,去世时年50岁。
朱高燧早年飞扬跋扈,甚至想自己上位,不惜陷害自己的亲哥,然而他一次次被父亲原谅,哥哥朱高炽也护着自己,这在皇室中非常罕见,所以说他是明朝最***的王爷了。
朱高燧孙子?
孙子是朱祁镃,朱见灂
朱祁镃赵悼王朱祁镃(1430年-1460年),明朝第二次封的第三代赵王,惠王朱瞻塙的嫡第一子。朱祁镃在景泰六年(1456年)袭封赵王。天顺四年(1460年)朱祁镃去世,谥号悼,五年后其子朱见灂就嗣位。
朱见灂(1453年-1502年),明朝第二次封的第四代赵王,悼王朱祁镃的庶第一子。在成化元年(1465年)袭封赵王。在位三十七年。弘治十五年(1502年)去世,谥号靖。
明朝成祖文皇帝朱棣的三个儿子,明仁宗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哪个最出色?
朱高炽体胖,腿有疾,但他中正仁厚,温和宽容,不乏魄力和勇气,“仁宗”由来,有实有据:为朱高燧意图弑父害兄开脱罪责;上台之初为朱棣所诛杀的方孝孺等人***......这些都需要胸襟和勇气,朱高炽做到了!但天不***年,登基不到一年就死去了,如果给他长一点时间,大明会有另一番景象!
老二朱高煦和老三朱高燧都是阴谋家,不甘屈于太子之下,一心谋得皇帝之位,屡屡搞阴谋诡计,千方百计想要扳倒太子。朱高煦体格健壮、自谓有勇有谋,并常以李世民自居,从小深受朱棣喜爱,朱棣也曾有过废长立幼的动摇,但朱高煦志大才疏,皇位之争败给了朱高炽,朱高炽死后,他又想对朱高炽的儿子明宣宗下手,终于落得个身败名裂,在大铜缸里被活活烤死。朱高燧也是野心勃勃,一心想谋得帝位,也是一贯地打压陷害朱高炽,最后甚至想害死朱棣、矫诏继承大统。仁宗死后他甚至和朱高煦也有勾结,有谋逆之心,只是时运不济,终未成功。只是他结局尚好,落得个善终!
命运就是这样,永远不要小瞧老实的人,也不要小瞧你后排的人,冲在前面的未必就能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上赵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上赵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