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廉政文化历史,唐朝清廉

kodinid 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廉政文化历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廉政文化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古代官吏有哪些廉政行为呢?
  2. 中国历史人官衔最高的外国人是谁?

中国古代官吏有哪些廉政行为呢?

我是中原一哥,欢迎大家阅读

廉政一直到现在都在讲,可见廉政的重要性。

唐朝廉政文化历史,唐朝清廉-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古代官吏都有哪些廉政行为呢?

汉朝时期官员实行举荐制度,百善孝为先,汉朝统治者认为孝做好了,也能当好官,才能对管辖范围内的百姓好,不***、不受贿,全心全意为统治者服务,这是一种廉政行为。

唐朝的狄仁杰,断案高手,各种离奇案件都能破,深得百姓爱戴,其实百姓要求的是吃的饱,穿的暖,当官要为民做主,让百姓安家乐业,这是廉政行为。

宋朝包拯,手拿尚方宝剑,上斩昏君,下斩逆臣,震慑皇亲国戚贪赃枉法,让各部官员履行好各自的职责,这是廉政行为。

唐朝廉政文化历史,唐朝清廉-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廉政行为对现在的影响

古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确实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才是根本,才是王道。

元朝只存在几十年,和***有很大关系,明朝官员的***,是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贪,意味着百姓过不好,百姓过不好,焉能不反吗。

廉政,怎么廉政,是古代皇帝一直考虑的问题,官员们勤勤恳恳的为江山社稷,为百姓考虑,才是古代王朝存在的所在。

别的朝代不说,就说下清朝吧。

唐朝廉政文化历史,唐朝清廉-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代的官俸是十分微薄的,而官员们的支出又尤其庞大。如果单以官俸为生,不要说发家致富,连官场的基本生活大概都不能满足,属于典型的“赔钱生意”。但是在清代官场中,又有相当多的民谚来形容“为官之乐”,如“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或“不贪不滥,一年三万”,都是形容官员收入颇丰的。这中间的差距,便是依靠陋规来进行填补的。

陋规究竟是什么呢?严格来讲,陋规是在当时的人情社会之下,官场上延续前人“成例”而产生的“灰色收入”。为什么叫“灰色收入”呢?就是说这个收入肯定不能算是官方给予的,明明白白的合法收入,但也并不算违法犯罪的贿赂,而且重点在于“因循”,就是这不单是社会上的普遍现象,还是前任官员们都做过的事情。

在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陋规的确属于贪赃枉法。而在清代,无论是官员还是民众,除了遇到天灾还想要发财的那种行为多被人不齿之外,其余的行为大多都认为是正常现象,是“一向如此”的陋规,以至于“民间相安已久,亦不复觉其为陋规”。这也是陋规在清代广泛被接受的一个体现。民间如此,官方也是一样,清代统治者对于地方上的陋规也是默许的。至于所谓的“清官”,也并不是指完全不用陋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和自己的所谓“良心”少收陋规罢了。要知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民谚中,“清”指的并不是清朝的清,而是清官的清。清官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呢?

所以说,在清代的俸禄制度和官僚制度体系之下,所谓的“廉政”,只不过是少收陋规,适可而止,“凭良心”而已。和所谓“清如水”并不是***事。

至于对百姓的教化,这个感觉有点想当然。古人想的很明白,所以在考核官员的时候,有四个标准,叫“四格”,为操守、行政才能、行政表现、身体状况。是否是清官属于操守,是否教化百姓属于行政表现,二者是两码事。

国历史人官衔最高的外国人是谁?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外国人在中国担任官职。到了清朝尤其为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德国人汤若望;比利时人南怀仁;法国人白晋;葡萄亚人徐日升;英国人罗伯特.赫德等。

汤若望被清***授予"太仆寺卿","太常寺卿"等,后又被雍正朝封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

南怀仁做到官至二品工部待郎,死后还被赐谥号"勤敏"。

如要说在中国历史上做到官职最高的外国人是谁?那无疑是英国人罗伯特.赫德了。他在清***海关总税司一干就是48年,直到生前三年才回国退休。下面就重点介绍一下他的生平。

罗伯特.赫德(1835.2.20-1911.9.20)

1935年生于受尔兰

1954年英驻宁波领事馆担任翻译

1859年任粤海关副税务司

1861年代理海关税务司

1863年正式接任海关总税务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廉政文化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廉政文化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陋规 廉政 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