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中的哪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中的哪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哪吒即是明代古典小说什么中的人物也是什么中的人物?
哪吒又作那吒,源于元代《三教搜神大全》。相传哪吒是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也是太乙***的***之一,在天宫任三坛海会大神。
哪吒出生时,左手掌有个“哪”字,右手掌有个“吒”字,所以起名哪吒。他三岁就下海,闯下大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抽筋刮鳞。托塔天王怕他长大再惹大祸,想杀哪吒以绝后患,谁知哪吒愤怒,拿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后来太乙***取荷藕做他的骨骼,荷叶做他的肌肉,使哪吒起死回生。后来哪吒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多亏如来从中说和,赐给天王宝塔一座,让哪吒以佛为父,才消释了父子冤仇。
哪吒年少但法力广大,可以变化为三头六臂,足蹬风火轮,手使一柄金枪,项戴乾坤圈,又有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等六件法宝,变化多端。每逢托塔天王挂帅出征,哪吒必然前往,有时当先锋,有时为大将,先后降服九十六个妖魔,是天上人间公认的少年小英雄。
哪吒出自于哪本书?
取自于明代神魔***《封神演义》中的神话故事。
哪吒是灵珠子转世,父亲是托塔天王李靖,任陈塘关总兵,哪吒之名是其叔叔武成王黄飞虎取的,其母怀其三年零六个月,哪吒出世即能说会道,调皮可爱,却又刚直不阿 铁骨铮铮。
被太乙***收为徒弟,并赠与乾坤圈 火尖枪和风火轮。之后哪吒误杀东海龙宫三太子,抽其龙筋,铸成大错。
东海龙王以水淹陈塘关为威胁,其父李靖迫不得已,只好交出哪吒。
哪吒为父母及陈塘关百姓,挺身而出,一人做是一人当,削骨还父,削肉还母,仅存三魂七魄。
福建哪吒来历?
大陆和台湾均有“哪吒信仰”。从神话中跳出来的哪吒,如今俨然已成为海峡两岸根源相系的一条纽带。
有此一说的依据,源于一段历史。《台湾庙宇文化大系》一书记载,清康熙二年(1663年),泉州府晋江先民许培元等五人,奉哪吒太子神像、明代宣德年间制造的香炉,在台湾嘉义登陆,到新营拓垦,后创草庵奉祀。这个草庵,便是现今被称为“全台太子庙之首”的新营太***的前身。
历史上真有哪吒这个人吗?
没有。
哪吒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人物之一。哪吒信仰兴盛于道教与汉族民间信仰。在道教的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俗称太子爷、三太子。对于其角色的记载源于元代《三教搜神大全》,活跃于明代古典***《西游记》、《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等多部文学作品中。哪吒一说源于印度与佛教,一说源自于古波斯。
元明清时期,为何哪吒成了各个神话文学作品里出场率最高的人物?
唐宋之时,哪吒随毗沙门信仰逐渐传播开来,而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不大能够接受其忿怒之像,反倒把佛经中哪吒偶现的童子身———一个能够被中国人所接受的少年形象,认作他的真身。又通过戏曲等通俗文学的加工,在民众心理的催化下,哪吒的童子身形不断被强化,最终定型为一个清秀敏捷伶俐可爱的小男孩形象。
除了外形,哪吒的法器神通也逐渐在向儿童方向演化。佛经中护教神灵哪吒的法器是金刚杖,后来变成了风火轮、乾坤圈、混天绫。哪吒外貌和法器的儿童化,与农耕民族的审美心态和多子多福的文化心理密切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顽童性格的核心是游戏精神,他的行为动机是“有趣”而不是礼仪教化的那套社会化规范,所以顽童们往往自发地带有“残忍”天性。哪吒屠龙杀石矶徒弟的行为,与一般小儿闲时斩断蚯蚓、掰折知了腿、给蚁穴灌水的行为并无二样———成人或觉残忍,儿童却不以为然。哪吒这种轻视生命的行为,不就是儿童的天性和本能吗!关于这一点,只有真正关注过儿童并且理解儿童的人,才能有所体会。
总的来说,明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催生了哪吒这个顽童形象。据徐光启大致推算,明宗室人口每30年左右翻一番。***对子嗣的狂热带动了子民的生育高峰,据相关统计,有明一代人口增加数量为14000万人,远超前代增幅———巨大的儿童人口基数促进了成人对儿童的重视和关注。王阳明的儿童观、李贽的“童心说”,在这个背景下得以顺理成章地出现,再结合民间传说、道家哲学和宗教信仰以及提倡自然人性的思潮等因素,文学作品中最终能出现哪吒这样的顽童也就不难理解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中的哪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中的哪吒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